临高乳猪肉品质新标准DB46/T 58-2013深度解读
《DB46/T 58-2013标准解读》为临高乳猪肉品质保障开启新篇章,该标准详细规范了乳猪肉的生产、加工和检验流程,旨在提升乳猪肉的品质和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推动当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蓬勃兴盛,乳猪肉作为一种崭新肉类产品,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为了规范乳猪肉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维护消费者权益,我国出台了DB46/T 58-2013《临高乳猪肉》标准,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为从业者提供有益参考。
标准背景
所谓临高乳猪肉,即以我国特有优良品种临高猪为原料,经过独特工艺加工而成的猪肉制品,临高猪以其肉质鲜美、脂肪低、营养丰富的特性而闻名,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饮食意识的增强,临高乳猪肉的市场需求逐年攀升。
为满足市场需求,规范临高乳猪肉的生产,我国于2013年正式发布了DB46/T 58-2013《临高乳猪肉》标准,该标准涵盖了临高乳猪肉的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多个方面。
标准主要内容
定义
临高乳猪肉是指以临高猪为原料,经过屠宰、分割、加工等工艺制成的猪肉产品,其特点为肉质鲜美、脂肪少、营养丰富。
分类
临高乳猪肉按照加工方式可分为生猪肉、熟猪肉、香肠、腊肉等。
技术要求
- 原料要求:选用健康、无疫病的临高猪为原料,原料猪只应符合GB 12694《种猪生产》的要求。
- 加工要求:加工过程中应确保肉质新鲜、卫生,不得添加任何有害物质。
- 感官要求:色泽鲜亮,肉质紧密,无异味,无杂质。
-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72%,蛋白质含量≥16%,脂肪含量≤20%,总砷含量≤0.5mg/kg,总汞含量≤0.05mg/kg。
试验方法
- 感官检验:观察肉色、肉质、气味等。
- 理化检验:测定水分、蛋白质、脂肪、总砷、总汞等指标。
检验规则
- 生产单位应建立检验制度,确保产品质量。
- 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检验技能和道德。
- 检验结果应真实、准确。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 标志:产品应标明生产单位、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规格等。
- 包装:采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包装材料,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卫生。
-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保持产品新鲜,避免污染。
- 储存:储存环境应清洁、通风、干燥,避免光直射。
标准实施与意义
DB46/T 58-2013《临高乳猪肉》标准的实施,对于规范临高乳猪肉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 规范生产:标准对原料、加工、检验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有助于提高生产企业的生产水平。
- 提高质量:标准对产品的感官、理化指标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
- 保障权益:标准对产品包装、运输、储存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
- 促进发展: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推动临高乳猪肉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肉类产品的整体竞争力。
DB46/T 58-2013《临高乳猪肉》标准的发布与实施,为临高乳猪肉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相关从业者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推动临高乳猪肉产业的繁荣发展,广大消费者也应关注标准,提高自身食品安全意识,共同营造健康、安全的饮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