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食品追溯新标准,DB44/T 2601.4-2025数据共享与交换接口规范解读
《DB44/T 2601.4-2025》解读,标志着冷链食品追溯数据共享与交换接口规范迈入新阶段,该规范旨在提高冷链食品追溯效率,确保食品安全,推动冷链产业数字化转型。
随着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冷链食品追溯体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强化冷链食品质量安全,提升食品安全整体水平,我国在2025年正式颁布了《冷链食品追溯体系:数据共享与交换接口规范》(DB44/T 2601.4-2025),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我国冷链食品生产、流通、销售企业及相关部门提供有益参考。
规范背景
冷链食品在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中,易受微生物污染、化学污染等因素影响,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为确保消费者权益,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冷链食品追溯体系建设,DB44/T 2601.4-2025规范的发布,旨在推动冷链食品追溯数据共享与交换,实现追溯体系的互联互通,提升食品安全效率。
适用范围
DB44/T 2601.4-2025规范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冷链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的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等相关单位,以及参与冷链食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机构。
数据共享与交换接口
规范明确了冷链食品追溯数据共享与交换接口的技术要求,包括接口协议、数据格式、数据传输安全等方面。
- 接口协议:规范规定数据共享与交换接口采用HTTP/HTTPS协议,以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数据格式:规范规定数据格式采用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格式,便于数据解析和传输。
- 数据传输安全:规范要求采用HTTPS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数据共享与交换内容
规范明确了冷链食品追溯数据共享与交换的内容,包括:
- 产品基本信息: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保质期等。
- 生产环节:原料来源、生产过程、生产设备、检验结果等。
- 流通环节:运输方式、运输时间、运输温度、仓储等。
- 销售环节:销售时间、销售地点、销售数量、销售等。
数据共享与交换流程
规范规定了数据共享与交换的流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查询等环节。
- 数据采集:各参与单位按照规范要求,采集冷链食品追溯数据。
- 数据传输:各参与单位通过接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
- 数据存储:数据中心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
- 数据查询:各参与单位通过接口查询所需数据。
规范实施与推广
加强宣传培训
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相关单位应加强DB44/T 2601.4-2025规范的宣传培训,提高企业对规范的认识和执行力度。
建立健全追溯体系
企业应按照规范要求,建立健全冷链食品追溯体系,确保追溯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
加强力度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冷链食品追溯体系的监管,对违规行为进行查处,确保规范得到有效执行。
推动行业自律
行业协会应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冷链食品追溯体系建设,共同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DB44/T 2601.4-2025规范的发布,为我国冷链食品追溯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在规范的实施与推广过程中,各方应共同努力,确保冷链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