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2603-2025,引领预制菜行业规范发展新篇章
《DB44/T 2603-2025 预制菜术语及分类》为预制菜行业发展提供新标准,规范术语及分类,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预制菜凭借其便捷、卫生、营养等多重优势,正逐渐成为现代餐饮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规范预制菜行业的发展,提升预制菜的质量与安全性,我国正式颁布了DB44/T 2603-2025《预制菜术语及分类》标准,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标准,对预制菜的相关术语及分类进行详细阐述。
预制菜术语解析
以下是对预制菜相关术语的详细解释:
- 预制菜:指以农产品、食品原料为基本原料,经过预处理、加工、包装等环节,可直接食用或简单加工后即可食用的食品。
- 预处理:指对原料进行清洗、切割、腌制、烹饪等初步加工,使其达到适宜加工和食用的状态。
- 加工:指对预处理后的原料进行烹饪、调味、成型等工序,使其形成具有特定风味和口感的食品。
- 包装:指将加工好的食品进行容器、标签等包装,确保其在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保持品质。
- 冷链物流:指在低温环境下,对食品进行运输、储存、配送等环节,确保食品品质。
-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增加营养价值、防止食品变质等目的,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
- 食品安全:指食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不危害健康,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程度。
预制菜分类详解
预制菜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
按原料分类
- 植物性预制菜:以蔬菜、谷物等植物性原料为主,如蔬菜炒肉、沙拉等。
- 动物性预制菜:以肉类、禽类、水产品等动物性原料为主,如红烧肉、烤鸭等。
- 植物性动物性混合预制菜:以植物性原料和动物性原料混合为主,如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等。
按加工方式分类
- 熟制预制菜:指经过烹饪、调味等工序,可直接食用的预制菜,如红烧肉、宫保鸡丁等。
- 半成品预制菜:指经过预处理、调味等工序,需经过简单烹饪即可食用的预制菜,如蒸鱼、炒菜等。
- 即食预制菜:指经过预处理、烹饪、调味等工序,无需加热即可食用的预制菜,如速冻水饺、即食面等。
按包装形式分类
- 真空包装:指将食品放入真空袋中,抽出袋内空气,使食品与空气隔离,延长保质期。
- 充氮包装:指在包装袋中充入氮气,隔绝氧气,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 无菌包装:指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包装,确保食品在包装过程中不受污染。
DB44/T 2603-2025《预制菜术语及分类》标准的出台,为预制菜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规范和指导,企业应严格遵守该标准,提升预制菜的品质和安全性,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预制菜行业的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推动预制菜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