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混埋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程DB21/T 3590-2022深度解读与应用
《DB21/T 3590-2022 玉米秸秆混埋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旨在规范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提高土壤肥力,规程详细阐述了作业前的准备、作业过程、作业后的注意事项等,为农业工作者提供科学指导。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稳步迈进,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此背景下,玉米秸秆混埋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规范这一技术的应用,辽宁省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DB21/T 3590-2022《玉米秸秆混埋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程》,为玉米秸秆混埋还田机械化作业提供了权威、规范的技术指导,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DB21/T 3590-2022《玉米秸秆混埋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程》由辽宁省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旨在明确玉米秸秆混埋还田机械化作业的技术要求,提升作业质量,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规程主要内容解读
该规程涵盖了以下关键内容:
- 术语和定义:对玉米秸秆混埋还田机械化作业中的关键术语进行明确定义,确保各方对作业内容有统一的认识。
- 作业条件:规定了进行玉米秸秆混埋还田机械化作业所需的环境、设备、人员等条件。
- 作业准备:包括作业前的土地准备、设备准备、人员培训等环节。
- 作业实施:详细介绍了玉米秸秆混埋还田机械化作业的操作流程、技术参数和注意事项。
- 作业质量评价:对作业质量进行评估,确保作业效果符合预期。
- 作业后处理:对作业后的土地、设备、人员等进行妥善处理,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规程详细解读
作业条件
- 环境条件:作业应在晴朗、无风、无雨的天气进行,以保证作业效果。
- 设备条件:作业设备需具备良好的工作性能,如秸秆切碎机、秸秆还田机等。
- 人员条件:作业人员需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生产意识。
作业准备
- 土地准备:对作业地块进行平整,确保土壤墒情适宜。
- 设备准备:对作业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 人员培训:对作业人员进行操作技能和安全培训,提高作业水平。
作业实施
- 秸秆切碎:使用秸秆切碎机将玉米秸秆切碎,长度控制在20-30厘米。
- 混埋还田:将切碎的秸秆均匀撒在土地上,使用秸秆还田机进行混埋还田。
- 作业参数:作业速度控制在2-3公里/小时,作业深度控制在15-20厘米。
作业质量评价
- 秸秆还田率:秸秆还田率应达到95%以上。
- 混埋深度:混埋深度应控制在15-20厘米。
- 土地平整度:土地平整度应达到作业要求。
作业后处理
- 土地管理:作业后对土地进行管理,确保土地肥力。
- 设备保养:对作业设备进行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 人员休息:作业结束后,对作业人员进行休息,确保身体健康。
规程应用
DB21/T 3590-2022《玉米秸秆混埋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程》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玉米秸秆混埋还田机械化作业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以下是规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提高土壤肥力:玉米秸秆混埋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 减少化肥使用:秸秆还田可替代部分化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 减少环境污染:秸秆还田可减少秸秆造成的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机械化作业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DB21/T 3590-2022《玉米秸秆混埋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玉米秸秆混埋还田机械化作业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规程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