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皮鸡枞熟料袋式栽培技术规程发布,引领食用菌产业标准化新里程

团体标准 603
《DB21/T 3591-2022 黑皮鸡枞熟料袋式栽培技术规程》发布,旨在推动食用菌产业标准化发展,为黑皮鸡枞袋式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开启产业新篇章。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迅猛发展,黑皮鸡枞凭借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卓越的口感,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为了规范黑皮鸡枞的栽培技术,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我国正式颁布了DB21/T 3591-2022《黑皮鸡枞熟料袋式栽培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全面介绍黑皮鸡枞熟料袋式栽培技术,以促进食用菌产业的标准化进程。

黑皮鸡枞熟料袋式栽培技术规程发布,引领食用菌产业标准化新里程,黑皮鸡枞熟料袋式栽培技术规程发布,引领食用菌产业标准化新里程,2022,技术规程,栽培技术,第1张

DB21/T 3591-2022《黑皮鸡枞熟料袋式栽培技术规程》由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旨在规范黑皮鸡枞熟料袋式栽培的全过程,提升栽培效率,确保产品质量,该规程适用于黑皮鸡枞熟料袋式栽培的各个环节,包括菌种选育、培养基配制、接种、发菌、出菇、采收、保鲜等。

菌种选育

  1. 选择优良菌种:根据黑皮鸡枞的生长特性和市场需求,挑选产量高、品质优、抗病力强的优良菌种。
  2. 菌种提纯:通过单孢分离、平板划线等方法对菌种进行提纯,确保菌种纯度。
  3. 菌种保存:将提纯后的菌种进行低温保存,以备后续使用。

培养基配制

  1. 原料选择:选用优质棉籽壳、玉米芯、木屑等作为培养基原料。
  2. 培养基配制:按照规程要求,将原料粉碎、过筛,按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
  3. 调节pH值:将培养基的pH值调整至5.5-6.5,以利于黑皮鸡枞的生长。

接种

  1. 接种时间:选择适宜的接种时间,一般选择在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后进行接种。
  2. 接种方法:采用针式接种法,将菌种均匀接种于培养基表面。
  3. 接种密度:根据菌种特性和培养基体积,合理控制接种密度。

发菌

  1. 发菌温度:将接种后的培养基置于20-25℃的恒温培养箱中发菌。
  2. 发菌时间:一般需7-10天,待菌丝长满培养基表面,即可进入出菇阶段。

出菇

  1. 出菇管理:将发好的菌袋移至出菇室,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2. 出菇时间:一般在接种后20-30天,菌袋表面出现白色菌蕾。
  3. 出菇管理:加强出菇期间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管理,确保黑皮鸡枞的正常生长。

采收

  1. 采收标准:当黑皮鸡枞的菌盖直径达到3-5厘米时,即可进行采收。
  2. 采收方法:采用手工采收,轻拿轻放,避免损伤菌柄。
  3. 采收后处理:将采收的黑皮鸡枞进行清洗、分级、包装,以延长保鲜期。

保鲜

  1. 保鲜方法:采用低温保鲜、气调保鲜等方法,延长黑皮鸡枞的保鲜期。
  2. 保鲜条件:将黑皮鸡枞置于0-4℃的冷库中,保持湿度在85%-95%。

DB21/T 3591-2022《黑皮鸡枞熟料袋式栽培技术规程》的发布,为黑皮鸡枞的标准化栽培提供了有力保障,遵循规程要求,我们可以有效提高黑皮鸡枞的产量、品质和抗病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食用菌产品,这不仅将推动我国食用菌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还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