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299.1-2024颁布,苜蓿草粉养猪技术规程,引领母猪绿色养殖新篇章
《DB15/T 3299.1-2024》新增苜蓿草粉养猪技术规程第1部分,专注于母猪养殖,旨在探索绿色养殖新路径,提升母猪养殖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养猪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传统的养猪模式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引发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为积极响应国家倡导的绿色养殖理念,DB15/T 3299.1-2024《添加苜蓿草粉养猪技术规程》第1部分:母猪应运而生,本文将围绕该规程的背景、内容及其实施意义进行深入探讨。
规程背景
环境污染
在传统养猪模式中,猪的排泄物如粪便、尿液等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资源浪费
传统饲料中玉米、豆粕等成分占比高,而苜蓿草粉等粗饲料利用率低,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养殖效益
传统养猪模式中,母猪的繁殖性能、生长速度、抗病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养殖的整体效益。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制定了DB15/T 3299.1-2024《添加苜蓿草粉养猪技术规程》第1部分:母猪,旨在提升母猪繁殖性能、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
苜蓿草粉的来源与处理
规程详细规定了苜蓿草粉的来源、采集、储存、处理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其质量。
母猪饲养管理
规程对母猪的饲养环境、饲料搭配、繁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以提升母猪的繁殖性能。
苜蓿草粉添加比例
规程明确了苜蓿草粉在母猪饲料中的添加比例,确保营养均衡。
母猪疫病防控
规程对母猪的疫病防控提出了具体措施,降低疫病发生率。
环境保护
规程要求养殖场加强粪便、尿液等排泄物的处理,减少环境污染。
实施意义
提高母猪繁殖性能
通过添加苜蓿草粉,可以改善母猪的营养状况,提高繁殖性能,降低养殖成本。
降低环境污染
苜蓿草粉在母猪饲料中的应用,可减少粪便、尿液等排泄物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提高资源利用率
苜蓿草粉作为一种粗饲料,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应用可提高资源利用率。
促进绿色养殖
DB15/T 3299.1-2024《添加苜蓿草粉养猪技术规程》第1部分:母猪的实施,有助于推动我国绿色养殖的发展。
DB15/T 3299.1-2024《添加苜蓿草粉养猪技术规程》第1部分:母猪的实施,为我国养猪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未来的养殖实践中,广大养殖户应积极学习、应用该规程,以提高母猪繁殖性能、降低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绿色养殖技术的推广力度,助力我国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