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条码产品通报服务规范新解读,推动供应链透明化与高效管理

团体标准 601
《DB41/T 2848-2025 商品条码产品通报服务规范》解读强调,通过规范商品条码通报服务,提高商品信息透明度,有效促进供应链管理效率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商品流通领域呈现出蓬勃生机,商品条码,作为商品信息传递的关键媒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规范商品条码产品通报服务,提升商品信息透明度,促进供应链的高效运作,我国最新颁布了《DB41/T 2848-2025 商品条码产品通报服务规范》,本文将深入解读此规范,旨在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有益的参考。

商品条码产品通报服务规范新解读,推动供应链透明化与高效管理,商品条码产品通报服务规范新解读,推动供应链透明化与高效管理,2,规范解读,规范实施,第1张

规范背景

商品条码作为通用商品标识系统,具备唯一性、标准性和通用性等特点,在我国,商品条码已成为商品流通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实际应用中,部分企业存在条码不准确、不规范等问题,给消费者和商家带来诸多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制定了《DB41/T 2848-2025 商品条码产品通报服务规范》。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商品条码产品通报服务的提供者、使用者及相关管理部门,包括但不限于商品生产者、销售者、物流企业、电商平台等。

商品条码产品通报内容

商品条码产品通报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商品名称:准确、规范的商品名称。
  2. 商品条码:符合国家标准GB/T 13495-2006的商品条码。
  3. 商品规格型号:商品的规格、型号等。
  4. 生产日期:商品的生产日期。
  5. 保质期:商品的保质期。
  6. 生产批号:商品的生产批号。
  7. 生产单位:商品的生产单位。
  8. 其他需要通报的信息。

通报方式

商品条码产品通报可通过以下方式:

  1. 数据交换(EDI):通过数据交换系统,实现商品通报的自动化、标准化。
  2. 互联网:通过企业、电商平台等互联网渠道发布商品通报。
  3. 纸质文件:通过邮寄、快递等方式将商品通报文件送达相关方。

通报时限

商品条码产品通报应在商品生产、销售、运输等环节中及时进行,确保商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管理

相关部门应对商品条码产品通报服务进行管理,确保规范实施

规范意义

提高商品透明度

通过规范商品条码产品通报服务,有助于提高商品透明度,让消费者更加了解商品,增强消费信心。

促进供应链高效管理

规范商品条码产品通报服务,有助于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推动商品流通领域发展

商品条码产品通报服务的规范实施,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商品流通领域的发展,提升我国商品在市场的竞争力。

《DB41/T 2848-2025 商品条码产品通报服务规范》的发布,为我国商品条码产品通报服务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和指导,相关企业和机构应积极贯彻落实该规范,共同推动我国商品流通领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