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828-2025豇豆露地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

团体标准 601
《DB41/T 2828-2025》规程详细解读了豇豆露地生产技术,包括种植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规程旨在提升豇豆产量和质量,确保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和可持续发展。

豇豆,作为我国不可或缺的蔬菜品种之一,不仅富含营养,更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豇豆的露地栽培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规范豇豆的露地生产,提升其产量与品质,我国正式颁布了《DB41/T 2828-2025 豇豆露地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对此规程进行深入解析,旨在为豇豆种植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DB41/T 2828-2025豇豆露地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DB41/T 2828-2025豇豆露地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41/T 2828-2025 豇豆露地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针对豇豆露地生产的省级地方标准,旨在对豇豆的生产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以提升豇豆的产量与品质,该规程共分为七个章节,涵盖了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等关键环节。

规程要点解读

产地环境

规程明确指出,豇豆露地生产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畅通、光照充足的田地,土壤的pH值应维持在6.0-7.5之间,有机质含量需超过2%,产地应远离污染源,确保豇豆的品质安全。

品种选择

规程强调,豇豆的种植应选用抗病性强、生长势佳、产量高的优良品种,所选品种的质量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发芽率应达到90%以上,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播种

规程建议,豇豆的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定,春季播种通常在3-4月,秋季则在7-8月,播种前,需进行土壤深翻、施肥和整地等准备工作,播种深度应为2-3厘米,行距40-50厘米,株距20-30厘米。

田间管理

  1. 施肥:豇豆生长期间,需保证充足的底肥和追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则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具体施肥量需根据土壤肥力和豇豆生长状况来定。
  2. 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是豇豆生长的关键,春季播种后应及时浇水,生长期间则需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适时灌溉。
  3. 中耕除草:生长期间,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有利于豇豆根系的生长。

病虫害防治

规程建议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这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

采收

规程规定,豇豆的采收应在豆荚充分成熟、颜色鲜绿、豆粒饱满时进行,采收时应轻拿轻放,避免损伤豆荚。

《DB41/T 2828-2025 豇豆露地生产技术规程》为我国豇豆露地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遵循规程要求,有助于显著提升豇豆的产量与品质,推动我国豇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期待广大豇豆种植者认真学习并应用此规程,为我国豇豆产业的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