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947-2025设施无籽西瓜栽培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指南
《DB14/T 947-2025设施无籽西瓜栽培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主要解读了设施无籽西瓜的栽培技术规程,包括种植、管理等关键环节,规程详细介绍了适宜品种选择、土壤处理、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具体措施,旨在提高无籽西瓜的产量和品质,为农业技术人员和种植户提供指导。
随着我国设施农业的迅猛发展,无籽西瓜凭借其出色的口感、丰硕的产量和便捷的采摘特性,在市场上日益受到青睐,为了规范无籽西瓜的栽培技术,提升栽培效率,我国特地制定了《设施无籽西瓜栽培技术规程》(DB14/T 947-2025),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作用。
《设施无籽西瓜栽培技术规程》(DB14/T 947-2025)由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主要适用于吉林省设施无籽西瓜的种植,该规程旨在规范无籽西瓜的栽培流程,提升产量与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助力设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规程核心内容
选地与整地
无籽西瓜对土壤条件要求严格,宜选择排水优良、肥力充沛的沙壤土或壤土,在整地前,需深翻土地,并施足底肥,确保土壤松软、肥沃。
品种选择
应挑选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上乘的无籽西瓜品种,市面上常见的无籽西瓜品种包括“金兰”、“黑”和“无籽西瓜1号”等。
播种与育苗
播种前,需将种子浸泡12小时以进行催芽,催芽温度控制在25-30℃,待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播种前,需将苗床浇透水,将催芽后的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上,覆盖细土,厚度约1厘米,播种后,保持苗床湿润,待幼苗出土后,及时除草、间苗。
定植与田间管理
当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即可进行定植,定植前,需施足底肥,深翻土地,定植时,按行距80-100厘米、株距40-50厘米进行,定植后,及时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
田间管理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施肥:无籽西瓜生长期长,需肥量大,生长过程中,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时追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50-60公斤、磷酸二铵50-60公斤、硫酸钾50-60公斤。
-
灌溉:设施内温度高,蒸发量大,应保持土壤湿润,浇水时要均匀,避免积水。
-
整枝与疏果:无籽西瓜生长过程中,要及时整枝,保持植株通风透光,在坐果初期,疏去病果、弱果,保留优质果。
-
病虫害防治:无籽西瓜易受病虫害侵袭,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治,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采收与储存
无籽西瓜成熟标志为果皮色泽鲜亮、果肉饱满、籽粒变软,采收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伤,采收后的西瓜要尽快销售或储存,储存时,应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温度控制在10-15℃。
规程应用与意义
《设施无籽西瓜栽培技术规程》(DB14/T 947-2025)的应用,对我国设施无籽西瓜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规范栽培过程,提高产量和品质。
-
降低生产成本,促进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保障消费者权益,提高市场竞争力。
-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现代化。
《设施无籽西瓜栽培技术规程》的发布和实施,对我国设施无籽西瓜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实际应用中,要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栽培,以提高产量和品质,推动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