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DB14/T 1143-2025,海鲜菇工厂化生产新标准引领产业新纪元
《DB14/T 1143-2025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解读》发布,标志着海鲜菇产业迈向新阶段,规程详细阐述了工厂化生产技术,为行业提供标准化指导,推动海鲜菇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迅猛发展,工厂化生产技术已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为顺应这一趋势,我国正式发布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DB14/T 1143-2025,其中对海鲜菇的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规定,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规程,旨在为海鲜菇产业提供技术指导,助力产业攀登新的高峰。
DB14/T 1143-2025《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技术规范,旨在规范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该规程内容详实,涵盖了从原料处理到产品加工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料处理、菌种选育、菌包制作、培养管理、出菇管理、采收加工等。
海鲜菇生产技术要点
原料处理
海鲜菇生产所需原料主要包括木屑、玉米芯、棉籽壳等,在原料处理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规程,确保原料质量,具体操作如下:
- 原料筛选:清除原料中的杂质、石块等,保证原料纯净。
- 原料粉碎:将原料粉碎至规定粒度,以利于菌丝生长。
- 原料消毒:对原料进行高温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
菌种选育
菌种是海鲜菇生产的关键,规程要求选用优良菌种,确保菌种纯度和生长速度,具体操作如下:
- 菌种筛选:从多个菌种中筛选出适宜工厂化生产的菌种。
- 菌种繁殖:采用固体或液体培养基进行菌种繁殖,确保菌种数量。
- 菌种纯化:通过显微镜观察、菌落特征等方法,对菌种进行纯化。
菌包制作
菌包是海鲜菇生长的基础,规程对菌包制作过程进行了详细规定,具体如下:
- 配料:按照规程要求,将原料、菌种、辅料等混合均匀。
- 装包:将混合好的原料装入菌包中,注意装包均匀。
- 灭菌:对菌包进行高温灭菌,杀灭病原微生物。
培养管理
菌包灭菌后,需进行培养管理,规程要求严格控制培养条件,确保菌丝生长良好,具体操作如下:
- 温度控制:保持培养室温度在20-25℃的适宜范围内。
- 湿度控制:保持培养室湿度在70%-80%,有利于菌丝生长。
- 通风换气:保持培养室空气新鲜,避免菌丝窒息。
出菇管理
菌丝生长成熟后,需进行出菇管理,规程要求严格控制出菇条件,提高出菇率,具体操作如下:
- 温度控制:保持出菇室温度在15-18℃的适宜范围内。
- 湿度控制:保持出菇室湿度在80%-90%,有利于子实体生长。
- 光照控制:保持出菇室光照充足,有利于子实体分化。
采收加工
海鲜菇采收后,需进行加工处理,规程要求严格控制加工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具体操作如下:
- 采收:按照规程要求,适时采收海鲜菇。
- 清洗:对采收的海鲜菇进行清洗,去除杂质。
- 包装:将清洗后的海鲜菇进行包装,确保产品安全。
DB14/T 1143-2025《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海鲜菇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严格执行规程要求,我国海鲜菇产业将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的海鲜菇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