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156-2025食用菌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规程在双孢蘑菇种植中的应用分析

团体标准 601
本文深入解析了DB14/T 1156-2025食用菌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规程在双孢蘑菇栽培中的应用,规程详细介绍了日光温室建设、温度湿度控制、菌种选择、接种与培养、出菇管理等关键环节,旨在提高双孢蘑菇产量和质量,为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其中食用菌产业因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风味,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在我国,双孢蘑菇作为食用菌产业的重要品种,其栽培技术也在持续革新与优化,DB14/T 1156-2025《食用菌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规程》作为我国最新发布的关于食用菌日光温室栽培的技术规范,对指导双孢蘑菇的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深入探讨该规程在双孢蘑菇栽培中的实际应用。

DB14/T 1156-2025食用菌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规程在双孢蘑菇种植中的应用分析,DB14/T 1156-2025食用菌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规程在双孢蘑菇种植中的应用分析,2,技术规程,技术规范,第1张

DB14/T 1156-2025规程概述

DB14/T 1156-2025《食用菌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规程》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牵头制定,旨在通过规范食用菌日光温室栽培技术,提升食用菌的产量与品质,保障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该规程涵盖了从栽培场地选择、设施建设、品种挑选到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与保鲜等全流程。

规程在双孢蘑菇栽培中的应用

栽培场地选择

依据DB14/T 1156-2025规程,双孢蘑菇日光温室栽培需选在地面较高、排水性能优越、光照充足且通风条件良好的地点,这样的环境有助于满足双孢蘑菇的生长需求,从而提升其产量与品质。

设施建设

日光温室的建造需严格遵循规程要求,包括温室骨架、保温材料、遮阳网以及灌溉系统等,这些设施有助于维持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为双孢蘑菇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品种选择

在双孢蘑菇日光温室栽培中,应挑选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品种,如“817”、“942”、“白玉菇”等,重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以降低病虫害的风险。

栽培技术

  1. 菌种制备:严格按照规程进行菌种的筛选、培养和保存,确保菌种质量。
  2. 接种: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将菌种接种于培养基,培养出优质的菌丝体。
  3. 播种:将菌丝体均匀撒播于栽培床上,注意控制播种密度,避免菌丝生长过密或过稀。
  4. 覆土:在播种后,用适宜的土壤覆盖菌丝体,保持土壤湿润。
  5. 管理:根据规程要求,对双孢蘑菇日光温室的温度、湿度和光照进行调节,确保蘑菇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

病虫害防治

根据DB14/T 1156-2025规程,在双孢蘑菇日光温室栽培过程中,应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定期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采收与保鲜

双孢蘑菇成熟后应及时采收,以保持其新鲜度,采收后,可采取低温保鲜、气调保鲜等方法,延长其保鲜期。

DB14/T 1156-2025《食用菌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双孢蘑菇日光温室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遵循规程要求,将有效提升双孢蘑菇的产量与品质,助力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