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引领,DB14/T 1277-2025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发布

团体标准 601
《DB14/T 1277-2025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正式发布,为香菇菌棒生产设立新标准,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兴起,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显得尤为关键,为此,DB14/T 1277-2025《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正式颁布,为香菇菌棒的生产提供了全面、细致的技术指导,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探讨香菇菌棒生产的各个环节。

新标准引领,DB14/T 1277-2025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发布,新标准引领,DB14/T 1277-2025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发布,2,技术规程,创新,第1张

DB14/T 1277-2025《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是由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省级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推动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该规程涵盖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过程中菌种选育、菌棒制作、接种、培养、出菇、采收、包装、储存等关键环节。

香菇菌棒生产关键技术解析

菌种选育

菌种是香菇菌棒生产的基石,优良的菌种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规程明确指出,菌种选育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菌种。
  2. 对菌种进行严格的筛选、鉴定和提纯。
  3. 避免菌种繁殖过程中的交叉污染。

菌棒制作

菌棒制作是香菇菌棒生产的重要环节,规程对菌棒制作提出了以下要求:

  1. 选用优质原料,如棉籽壳、玉米芯、木屑等。
  2. 对原料进行粉碎、过筛,去除杂质。
  3. 根据菌种特性,合理搭配原料和辅料。
  4. 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确保菌棒无杂菌污染。
  5. 进行无菌操作,将菌种接种到菌棒中。

接种

接种是菌棒生产的关键环节,规程对接种提出了以下要求:

  1. 接种室保持无菌状态,避免交叉污染。
  2. 接种工具进行消毒处理。
  3. 接种操作迅速、准确,避免菌种受损。

培养

菌棒接种后,进入培养阶段,规程对培养提出了以下要求:

  1. 控制培养室温度在18-22℃,湿度在60%-70%。
  2. 定期观察菌棒生长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 防止病虫害发生,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出菇、采收、包装、储存

  1. 出菇:当菌棒菌丝长满后,转入出菇室,调节温度、湿度,促使香菇生长。
  2. 采收:根据香菇生长情况,适时采收。
  3. 包装:采用无菌操作,对香菇进行包装。
  4. 储存:将包装好的香菇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

DB14/T 1277-2025《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的发布,为香菇菌棒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遵循该规程,有助于提高香菇产量和品质,推动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各生产单位应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食用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