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林下西洋参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读

团体标准 601
《DB53/T 1390.3-2025 林下西洋参生产技术规程 第3部分:林下栽培》详细介绍了林下西洋参的栽培技术,规程涵盖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旨在提高西洋参产量和品质,促进林下经济作物发展。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飞速发展,中药材的需求量逐年攀升,在这其中,西洋参作为一味珍贵的中药材,其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关键,为了规范林下西洋参的栽培技术,提升产量与品质,我国最新颁布了《DB53/T 1390.3-2025 林下西洋参生产技术规程 第3部分:林下栽培》,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为林下西洋参的种植者提供有益的指导。

2025版林下西洋参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读,2025版林下西洋参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读,2,技术规程,栽培技术,第1张

《DB53/T 1390.3-2025 林下西洋参生产技术规程 第3部分:林下栽培》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林下西洋参栽培的行业标准,由辽宁省市场管理局发布,该规程对林下西洋参的栽培技术进行了详尽规定,旨在提升西洋参的产量、品质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林下西洋参栽培的关键技术

选址与规划

根据规程,林下西洋参的栽培需选择适宜的立地条件,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等,应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合理规划栽培区域,确保西洋参生长环境的稳定性。

品种选择

规程推荐选用抗病性强、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的西洋参品种,在引种时,应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确保种苗质量。

栽植技术

  1. 栽植时间:规程建议在秋季进行栽植,此时土壤温度适宜,有利于西洋参根生长。
  2. 栽植密度:根据立地条件和品种特性,合理确定栽植密度,一般每亩栽植1000-1500株。
  3. 栽植方法:采用穴栽法,挖穴规格为30cm×30cm×30cm,栽植时注意保持种苗根舒展,填土压实。

土壤管理

  1. 施肥:西洋参生长过程中,需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适时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以保证植株生长所需的养分。
  2. 中耕除草:定期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生长。
  3. 灌溉与排水:根据土壤水分状况,适时进行灌溉与排水,防止土壤过湿或干旱。

病虫害防治

  1. 病虫害监测:定期监测西洋参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病原菌等生物防治病虫害。
  3. 化学防治:在必要时,可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进行化学防治。

采收与加工

  1. 采收:西洋参生长周期一般为4-6年,当植株地上部分枯萎时,即可进行采收。
  2. 加工:采收后的西洋参需进行加工,包括去芦、晒干、切片等工序。

《DB53/T 1390.3-2025 林下西洋参生产技术规程 第3部分:林下栽培》为我国林下西洋参的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种植者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栽培,以提高西洋参的产量、品质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规程的宣传和推广,为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