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蜜桔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DB36/T 443-2005标准解析

团体标准 604
《DB36/T 443-2005标准解读》详细解读了南丰蜜桔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旨在规范南丰蜜桔的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规程涵盖产地环境、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方面,为南丰蜜桔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蓬勃兴起,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规程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DB36/T 443-2005《南丰蜜桔生产技术规程》作为我国绿色食品生产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对于南丰蜜桔的生产与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标准,旨在为南丰蜜桔的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南丰蜜桔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DB36/T 443-2005标准解析,南丰蜜桔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DB36/T 443-2005标准解析,标准解读,技术规程,第1张

DB36/T 443-2005《南丰蜜桔生产技术规程》由我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负责管理,自2005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南丰蜜桔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与处理、包装与运输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旨在引导南丰蜜桔生产者遵循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提升南丰蜜桔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产地环境

根据DB36/T 443-2005标准,南丰蜜桔的产地环境需满足以下条件:

  1. 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佳,海拔高度宜在100-800米之间。
  2. 气候:属于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在17-19℃之间,年降水量在1200-1600毫米之间。
  3. 土壤:以黄红壤为主,土壤pH值在4.5-6.5之间,有机质含量需在1.5%以上。
  4. 环境质量:产地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土壤环境质量均需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要求。

品种选择

南丰蜜桔品种选择需遵循以下原则:

  1. 选用品质优良、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
  2. 品种需通过省级以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3. 优先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种,如南丰蜜桔、南丰蜜橘等。

栽培管理

南丰蜜桔栽培管理涵盖以下方面:

  1. 栽植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和地形条件,合理确定栽植密度,一般每亩栽植30-40株。
  2. 土壤管理:保持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适宜,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3. 水分管理: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适时灌溉,避免水涝和干旱。
  4. 树形管理:培养合理的树形,保持树体通风透光,提高果实品质。
  5. 花果管理:合理疏花疏果,保证果实均匀,提高果实品质。

病虫害防治

南丰蜜桔病虫害防治需遵循以下要求:

  1. 以预防为主,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化学等方法进行防治。
  2.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施用。
  3. 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并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果实采收与处理

  1. 采收时间:南丰蜜桔采收应在果实充分成熟时进行,一般9月底至10月初。
  2. 采收方法:采用人工采摘,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果实损伤。
  3. 处理方法:果实采收后,应及时进行预冷、分级、包装等处理。

包装与运输

  1. 包装:采用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包装材料,确保果实安全。
  2. 运输:采用冷藏或冷链运输,保证果实新鲜。

DB36/T 443-2005《南丰蜜桔生产技术规程》为南丰蜜桔生产者提供了科学、规范的生产技术指导,遵循该标准,有助于提高南丰蜜桔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推动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