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897-2015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读

团体标准 603
《DB36/T 897-2015》标准详细阐述了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规程,包括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环境控制等方面,该规程旨在提高生猪生产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实施该标准有助于规范生猪生产过程,提升我国生猪产业整体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我国肉类消费的主要来源,生猪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餐桌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了规范无公害生猪生产,提升生猪养殖质量,我国正式出台了DB36/T 897-2015《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规程》标准,本文将深入剖析该标准,从其背景、核心内容以及实施意义等方面进行详述。

DB36/T 897-2015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读,DB36/T 897-2015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读,创新,食品安全,技术创新,第1张

标准背景

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暴露出环境污染、疫病流行、抗生素滥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猪生产质量和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为规范无公害生猪生产,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国于2015年正式发布了DB36/T 897-2015《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规程》标准。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生猪生产的基本要求、养殖环境、饲料管理、疫病防控、生产记录等方面的技术规程。
  2. 养殖环境:要求养殖场选择适宜的地理位置,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确保养殖场内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等符合无公害生产标准。
  3. 饲料管理:要求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饲料原料,严格控制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确保饲料安全、无污染。
  4. 疫病防控:要求养殖场建立健全疫病防控体系,严格执行疫苗接种、消毒、隔离等防疫措施,降低疫病发生和传播风险。
  5. 生产记录:要求养殖场建立完善的生产记录制度,记录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指标和疫病防控情况,确保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

实施意义

  1. 提高生猪生产质量:通过实施DB36/T 897-2015标准,规范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有助于提高生猪生产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2. 保障生态环境: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有助于减少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3. 促进产业发展: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我国生猪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4. 提升企业形象:实施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规程,有助于养殖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DB36/T 897-2015《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规程》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提高我国无公害生猪生产水平、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各养殖企业应积极贯彻落实该标准,加强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管理,为我国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在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规程的指导和监督,确保标准得到有效执行,养殖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技术创新,努力实现无公害生猪生产的可持续发展,DB36/T 897-2015《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规程》标准的实施,将为我国生猪产业带来积极影响,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肉食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