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453.4-2004,标准化养殖规程,助力产业效益提升的关键手册

团体标准 602
《DB63/T 453.4-2004 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是标准化养殖的重要指南,旨在通过规范饲养管理技术,提升产业效益,推动养殖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凸显,为了提升饲养管理水平,保障产品质量与安全,我国颁布了《DB63/T 453.4-2004 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探讨该规程在饲养管理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DB63/T 453.4-2004,标准化养殖规程,助力产业效益提升的关键手册,DB63/T 453.4-2004,标准化养殖规程,助力产业效益提升的关键手册,技术规程,第1张

《DB63/T 453.4-2004 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是我国畜牧业的一项关键标准,由湖南省畜牧兽医局制定并于2004年正式实施,该规程全面涵盖了品种选择、繁殖、饲养管理、疫病防治、产品加工等多个环节,旨在规范生产流程,提升养殖效益。

品种选择

  1. 优选优良品种:根据市场需求和地域资源特点,挑选生长迅速、抗病力强、肉质上乘的品种,如杜泊羊、萨福克羊等。
  2. 保证品种纯度:确保引进品种的纯度,避免杂交,以免影响后代品质。

繁殖管理

  1. 适时配种:依据羊的生理特性,选择最佳配种时机,以提高受胎率。
  2. 推广人工授精:普及人工授精技术,提升繁殖效率。
  3. 妊娠管理:强化妊娠母羊的饲养管理,确保胎儿健康发育。

饲养管理

  1. 科学饲料配制:根据羊的营养需求,科学配比饲料,确保营养均衡。
  2. 合理饲喂方式:结合自由采食与定时定量,确保羊只充分摄入饲料。
  3. 环境控制:保持羊舍清洁、干燥、通风,调控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4. 疾病防治:定期进行疫病预防接种,加强疫病监测与防治。

疫病防治

  1. 预防为主:加强羊群疫病监测,及时发现并隔离病羊,防止疫情扩散。
  2. 治疗为辅:针对病羊,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
  3. 合理用药: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防止药物残留。

产品加工

  1. 肉质改良:通过品种改良、饲养管理等方式,提升羊肉品质。
  2. 规范加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羊肉加工,确保产品质量。

《DB63/T 453.4-2004 饲养管理技术规程》为我国畜牧业提供了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指导,通过实施该规程,可以有效提升养殖效益,保障羊肉产品质量,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饲养管理技术规程的实施对提高产业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和企业应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共同推动我国畜牧业迈向更高水平。

标签: 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