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507-2021标准解析,双季茭白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深度剖析与应用指导
DB36/T 1507-2021标准解读详细阐述了双季茭白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旨在提高茭白产量和品质,规程从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助力农业发展。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日新月异,茭白这一重要水生蔬菜的栽培技术亦在不断革新与升级,我国最新颁布的DB36/T 1507-2021《双季茭白栽培技术规程》便是对这一领域的重大贡献,它旨在通过提升茭白的产量与品质,助力茭白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为广大的茭白种植者提供实用的技术参考。
DB36/T 1507-2021《双季茭白栽培技术规程》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领衔编制,并经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成为一项省级地方标准,该规程主要针对我国南方地区的双季茭白栽培,旨在标准化茭白的生产流程,显著提升茭白的产量与品质,同时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双季茭白栽培技术规程要点
选地与整地
- 选地:应选择水源充沛、排水畅通、土壤肥沃、pH值在5.5-7.0之间的田地。
- 整地:进行深翻土壤,细致耙平,确保田面平整无杂草。
品种选择与处理
- 品种选择:挑选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双季茭白品种。
- 处理:选用无病虫害、籽粒饱满的种苗,用0.1%的溶液浸泡30分钟,晾干后进行播种。
播种与移栽
- 播种:播种时间通常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采用条播或点播方式。
- 移栽:播种后40-50天,当苗高达到15-20厘米时进行移栽,株行距为30厘米×40厘米。
肥水管理
-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在移栽前施足底肥,追肥分为三次,分别在移栽后15天、30天、45天进行。
- 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干旱时及时灌溉。
病虫害防治
- 病害防治:主要病害如纹枯病、叶枯病等,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防治。
- 虫害防治:主要虫害如螟虫、稻飞虱等,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进行防治。
采收与加工
- 采收:移栽后60-70天,当茭白长至20-30厘米时进行采收。
- 加工:采收后的茭白可以进行鲜食、腌制、脱水等多种加工。
规程实施与效果
DB36/T 1507-2021《双季茭白栽培技术规程》的实施,显著提高了茭白的产量与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据相关数据统计,遵循该规程后,茭白产量可提升15%-20%,品质亦得到显著改善。
该规程为我国双季茭白的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种植者应认真学习和掌握,以提升自身栽培水平,为我国茭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