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482-2006,白糯米粉品质与标准规范解读
《DB41/T 482-2006 白糯米粉》标准规范了白糯米粉的品质要求,包括外观、水分、灰分、酸度等指标,确保了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选择。
随着我国食品行业的迅猛发展,消费者对食品品质的追求日益提升,作为我国传统美食之一,白糯米粉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为了规范白糯米粉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我国制定了DB41/T 482-2006标准,本文将围绕这一标准,对白糯米粉的品质要求及标准进行深入解析。
DB41/T 482-2006标准概述
DB41/T 482-2006标准是由我国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主要适用于云南省行政区域内白糯米粉的生产、加工、销售及检验,该标准详细规定了白糯米粉的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内容。
白糯米粉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白糯米粉是以优质白糯米为原料,经过磨浆、过滤、洗涤、熟化、调浆等工艺加工而成的粉末,其特点是色泽洁白、质地细腻、口感滑润、营养丰富。
分类
根据DB41/T 482-2006标准,白糯米粉可分为以下几类:
- 按粒度分类:可分为粗粉、中粉、细粉。
- 按加工方法分类:可分为湿磨粉、干磨粉。
- 按用途分类:可分为食品加工用粉、糕点用粉、面食用粉等。
通过以上分类,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
DB41/T 482-2006标准为我国白糯米粉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提供了明确的质量要求,有助于提高白糯米粉的品质,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