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DBS45/051-2018,规范干制米粉生产,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DBS45/051-2018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解读》规范了干制米粉生产,旨在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确保“舌尖上的安全”,该标准对生产过程、质量要求等进行详细规定,提高干制米粉质量,增强消费者信心。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为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DBS45/051-2018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干制米粉,对干制米粉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等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标准,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一份“舌尖上的安全”保障。
DBS45/051-2018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DBS45/051-2018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适用于以稻米为主要原料,经过磨浆、熟化、压条、烘干、冷却、检验、包装等工艺制成的干制米粉。
技术要求
- 原料要求:原料稻米需新鲜、无霉变、无污染,符合国家粮食质量安全标准。
- 加工要求:干制米粉的加工过程需严格控制,确保产品卫生、安全。
- 质量指标:干制米粉的质量指标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
感官指标
干制米粉应具有正常的色泽、气味和滋味,无异味、异臭,无霉变、酸败等现象。
理化指标
干制米粉的理化指标包括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等。
微生物指标
干制米粉的微生物指标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葡萄球菌等。
包装、运输和储存
干制米粉的包装应采用食品级材料,防止污染,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免光直射,储存温度应控制在10℃以下,相对湿度不超过75%。
标准实施的意义
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DBS45/051-2018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实施,有助于规范干制米粉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等环节,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干制米粉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干制米粉作为地方特色食品,其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干制米粉的品牌形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DBS45/051-2018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对干制米粉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有助于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促进干制米粉产业的健康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各级部门、企业和各界应共同努力,确保食品安全标准得到有效实施,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