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524-2022,海带深海养殖技术规程引领产业升级

团体标准 602
《DB37/T 4524-2022 海带深海养殖技术规程》发布,引领海带养殖产业迈向新高度,规范深海养殖技术,提高海带产量与品质,助力海洋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蓬勃兴起,海洋生物资源得到了深度开发与利用,海带,作为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作物,其养殖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对于确保我国海带产业的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为了提升海带养殖的科技水平,推动海带养殖产业实现新的飞跃,我国正式发布了《海带深海养殖技术规程》(DB37/T 4524-2022),本文将围绕该规程的核心内容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我国海带养殖产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DB37/T 4524-2022,海带深海养殖技术规程引领产业升级,DB37/T 4524-2022,海带深海养殖技术规程引领产业升级,2022,技术规程,质量检测,第1张

规程背景

海带作为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作物,以其丰富的营养、显著的药用价值和巨大的市场需求而备受瞩目,近年来,随着海洋养殖业的飞速发展,海带养殖面积持续扩大,产量稳步提升,传统海带养殖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如养殖密度过高、水质污染、病害频发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海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积极研发新的养殖技术,以《海带深海养殖技术规程》为代表,引领海带养殖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我国沿海地区海带深海养殖生产,涵盖养殖设施建设、苗种选择、养殖管理、病害防治等多个方面。

养殖设施建设

  1. 养殖海域选择:选择水质优良、透明度较高、无污染、底质适宜的海域进行养殖。
  2. 养殖设施设计:根据养殖海域特点,设计合适的养殖设施,如养殖网箱、浮标、养殖绳等。

苗种选择

  1. 苗种来源:选择具有优良品质、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的海带苗种。
  2. 苗种质量:对苗种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其健康、无病虫害。

养殖管理

  1. 水质管理:保持养殖海域水质稳定,适时更换海水,确保水质符合养殖要求。
  2. 光照管理:根据海带生长特点,合理调整光照时间,促进其生长发育。
  3. 温度管理:根据海带生长需求,适时调整水温,确保其生长环境适宜。

病害防治

  1. 病害监测:定期对养殖海域进行病害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害。
  2. 病害防治:采取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方法,防治病害。

养殖周期与收获

  1. 养殖周期:根据海带生长特点,确定合理的养殖周期。
  2. 收获:在适宜的收获时期,采用适宜的收获方法,提高海带产量。

规程实施意义

《海带深海养殖技术规程》的实施,对我国海带养殖产业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 提高海带养殖的科技含量,推动海带养殖产业迈向新高度。
  2. 优化养殖模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海带产量和品质。
  3. 减少病害发生,保障海带产业可持续发展。
  4. 促进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海带深海养殖技术规程》的发布与实施,将为我国海带养殖产业带来积极的影响,助力我国海带养殖产业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