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设施栽培技术规程发布,助力桃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里程

团体标准 601
《DB23/T 3262-2022 桃树设施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发布,旨在通过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动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启桃产业新篇章。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设施农业逐渐成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升农产品品质的关键途径,桃树作为我国重要的果树品种之一,其设施化栽培技术在提升产量和品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DB23/T 3262-2022《桃树设施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的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桃树设施栽培技术迈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本文将围绕该规程的核心内容,深入探讨其对桃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深远影响。

桃树设施栽培技术规程发布,助力桃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里程,桃树设施栽培技术规程发布,助力桃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里程,2022,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第1张

DB23/T 3262-2022《桃树设施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由辽宁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旨在规范桃树设施栽培的技术要求,提升桃树的产量和品质,推动桃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该规程适用于我国北方地区桃树设施栽培,涵盖了设施建设、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

规程主要内容

设施建设

规程强调,设施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透光、保温、保湿条件,以适应桃树的生长需求,设施宜采用钢架结构,覆盖材料以聚乙烯薄膜为主,确保设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品种选择

规程推荐选择抗病性强、果实品质优良、适应性广的桃树品种,在选择品种时,应综合考虑成熟期、果实形状等因素,以满足市场需求。

栽培管理

(1)栽植密度:根据设施条件和品种特性,合理确定栽植密度,一般每亩栽植60-80株。

(2)土壤管理:采用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保持土壤肥力,注意土壤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

(3)修剪:根据桃树生长习性,进行合理的修剪,以促进树体通风透光,提高果实品质。

(4)疏花疏果:在花蕾期和果实成熟期,进行疏花疏果,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病虫害防治

(1)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防治方法,降低病虫害发生。

(2)物理防治:采用粘虫板、性素等物理方法,抑制病虫害繁殖。

(3)化学防治:在病虫害发生初期,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

规程对桃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提高桃树产量和品质

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栽培技术,提高桃树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优化产业结构

设施栽培技术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桃树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增加农民收入

桃树设施栽培技术的推广,有助于提高桃农的收入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DB23/T 3262-2022《桃树设施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桃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大规程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让更多的桃农了解和掌握设施栽培技术,为我国桃树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