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07/T 72-2022,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规程,提升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标准指南
《DB1507/T 72-2022 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规程》为保障马铃薯种薯质量和产量提供关键指南,旨在规范种薯贮藏技术,确保种薯健康、高产。
随着我国马铃薯产业的迅猛发展,马铃薯不仅成为关键的粮食作物,更在饲料作物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种薯作为马铃薯生产的源头,其品质直接关系到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为此,我国制定了《DB1507/T 72-2022 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的主要内容进行详尽阐述,旨在为马铃薯种植者提供有益的指导。
《DB1507/T 72-2022 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规程》是我国农业农村部颁布的行业规范,旨在标准化马铃薯种薯的贮藏技术,确保种薯在贮藏过程中的质量与安全,该规程适用于我国马铃薯种薯的整个生产过程,包括种薯的选育、繁殖、贮藏及运输等关键环节。
规程主要内容
种薯选育与繁殖
- 选育:选择抗病性强、产量高、适应性广的马铃薯品种作为种薯选育的基础。
- 繁殖:采用无性繁殖方法,如切块繁殖、切块催芽繁殖等,确保种薯的纯度和一致性。
种薯质量要求
- 外观:种薯表面需光滑,无病斑、无机械损伤,色泽均匀。
- 形状:种薯应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适中,直径在2-3厘米之间。
- 健康:种薯应无病虫害,无腐烂现象。
种薯贮藏条件
- 温度:种薯贮藏温度应控制在2-4℃,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种薯质量。
- 湿度:种薯贮藏湿度应控制在70%-80%,避免湿度过高导致种薯腐烂,过低导致种薯失水。
- 气体成分:种薯贮藏环境中的氧气含量应控制在5%-10%,二氧化碳含量应控制在10%-15%,以维持种薯的正常生理代谢。
种薯贮藏方法
- 堆藏法:将种薯整齐堆放于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堆高不超过1米,堆间留有通风道。
- 架藏法:将种薯放置于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使用架式结构进行堆放,堆高不超过1米。
- 冷库贮藏法:将种薯放置于冷库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期检查种薯质量。
种薯运输
- 包装:种薯运输前应进行适当的包装,确保种薯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保持种薯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光直射和剧烈震动。
《DB1507/T 72-2022 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规程》的颁布实施,为我国马铃薯种薯的贮藏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种植者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种薯的选育、繁殖、贮藏和运输,以确保种薯质量,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种植者的技术水平,共同推动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