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121-2002 柑橘果实检疫规程,助力柑橘产业稳健发展的关键措施

团体标准 602
《DB42/121-2002 柑橘果实检疫规程》是保障柑橘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规范检疫流程,防止病虫害传播,确保柑橘质量安全,推动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柑橘,作为我国水果产业中的重要一员,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随着柑橘产业的迅猛发展,柑橘果实的安全质量问题逐渐凸显,为了确保柑橘果实的质量安全,我国精心制定了《DB42/121-2002柑橘果实检疫规程》,本文将深入剖析该规程的核心内容,旨在为我国柑橘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参考。

DB42/121-2002 柑橘果实检疫规程,助力柑橘产业稳健发展的关键措施,DB42/121-2002 柑橘果实检疫规程,助力柑橘产业稳健发展的关键措施,消费者权益,产业健康发展,第1张

《DB42/121-2002柑橘果实检疫规程》概述

《DB42/121-2002柑橘果实检疫规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柑橘果实检疫的规范,自2002年起正式实施,该规程对柑橘果实检疫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规定,包括检疫范围、检疫对象、检疫流程、检疫手段以及检疫结果的处理,为柑橘果实检疫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DB42/121-2002柑橘果实检疫规程》主要内容

检疫范围

该规程明确指出,柑橘果实检疫的范围涵盖了从品种选择、产地采集、包装处理、运输流通到储存销售的全过程,检疫对象包括柑橘果实上可能存在的各类病虫害、有害生物以及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检疫对象

规程具体列出了以下检疫对象:

  1. 柑橘病害:如柑橘溃疡病、柑橘炭疽病、柑橘黑星病等。
  2. 柑橘害虫:如柑橘红蜘蛛、柑橘潜叶蛾、柑橘凤蝶等。
  3. 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如柑橘黄龙病、柑橘根结线虫等。

检疫程序

规程对柑橘果实检疫程序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

  1. 产地检疫:对柑橘产地进行严格检疫,确保果实不带病、不带虫。
  2. 运输检疫:对运输过程中的柑橘果实进行检疫,防止病虫害的传播。
  3. 市场检疫:对市场销售的柑橘果实进行检疫,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检疫方法

规程中提到的检疫方法包括:

  1. 人工检疫:通过肉眼观察、触摸等方式对柑橘果实进行初步检疫。
  2. 显微镜观察:利用显微镜对果实上的病虫害、有害生物等进行深入观察。
  3. 实验室检测:对柑橘果实进行病原体、害虫等的专业检测。

检疫结果处理

规程对检疫结果的处理也做出了明确规定:

  1. 合格果实:检疫合格的柑橘果实可以准许销售。
  2. 不合格果实:检疫不合格的柑橘果实需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

《DB42/121-2002柑橘果实检疫规程》的实施,对于保障我国柑橘果实的质量安全,推动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各级政府部门、柑橘生产企业和广大消费者都应齐心协力,严格执行检疫规程,共同维护柑橘果实的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