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隐天冬(龙须菜)栽培技术规程DB21/T 2334-2014深度解读
《DB21/T 2334-2014 雉隐天冬(龙须菜)栽培技术规程详解》为我国首部雉隐天冬栽培技术规程,详细介绍了雉隐天冬的栽培方法,包括选地、整地、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旨在提高雉隐天冬的产量和品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绿色、健康、营养的食品追求日益增强,在这样的背景下,雉隐天冬(又称龙须菜)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近年来成为了市场上备受瞩目的食材,为了规范雉隐天冬的栽培技术,提升其产量与品质,我国特地制定了DB21/T 2334-2014《雉隐天冬(龙须菜)栽培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析,旨在为从事雉隐天冬种植的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雉隐天冬(龙须菜)栽培技术规程概述
DB21/T 2334-2014《雉隐天冬(龙须菜)栽培技术规程》对雉隐天冬的种植区域、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以下将逐一进行详细介绍。
种植区域
雉隐天冬的适应性较强,在我国南北各地均可种植,为了实现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建议选择土壤肥沃、排水顺畅、光照充足的地区进行种植。
品种选择
在选择种植品种时,应充分考虑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挑选如‘龙须菜1号’、‘龙须菜2号’等优质品种,这些品种通常具有产量高、品质优良、抗病性强等特点。
播种技术
- 播种时间:一般建议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具体时间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来确定。
- 播种方法:可采用条播或撒播的方式进行播种,播种深度约为2-3厘米,行距保持在20-30厘米之间。
- 播种量:每亩地的播种量大约为5-10公斤。
田间管理
- 施肥:播种前应施足底肥,通常每亩施用有机肥3000-5000公斤,在生长期间,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适量追肥,一般每亩追施复合肥50-100公斤。
- 灌溉: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干旱季节应及时灌溉,雨季则要注意排水。
- 中耕除草:在生长期间,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以保持土壤的疏松。
- 修剪:适时修剪植株,去除病弱枝、枯枝,以促进植株的健康生长。
病虫害防治
- 病害:雉隐天冬容易受到疫病、霜霉病等病害的侵害,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 虫害:雉隐天冬可能遭受蚜虫、红蜘蛛等虫害,防治时,应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如吡虫啉、阿维菌素等,进行喷雾处理。
遵循DB21/T 2334-2014《雉隐天冬(龙须菜)栽培技术规程》的指导,结合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可以有效提升雉隐天冬的产量和品质,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绿色、健康的食材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