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大白菜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DB62/T 1990-2010标准下的发展与优化

团体标准 602
DB62/T 1990-2010标准下,金昌大白菜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历经20年发展与优化,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加强管理,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无害化,提高了金昌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推动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绿色食品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甘肃省金昌市的特色产品——金昌大白菜,凭借其上乘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喜爱,为了确保金昌大白菜的生产规范化、产品质量提升,以及保障消费者的健康,DB62/T 1990-2010《绿色食品 金昌大白菜生产技术规程》应运而生,本文将深入探讨该规程在1990年至2010年间的实施成效,以及在此期间的发展与优化历程。

DB62/T 1990-2010规程的背景与意义

DB62/T 1990-2010《绿色食品 金昌大白菜生产技术规程》是根据我国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制定的,旨在对金昌大白菜的生产流程进行规范,确保产品满足绿色食品的标准,该规程的制定对于增强金昌大白菜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规程的主要内容

以下是规程的主要内容:

  1. 生产基地的选择:规程规定,生产金昌大白菜的基地应选择生态环境优良、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的区域。
  2. 品种选择与处理:选用抗病、优质、高产的品种,并严格处理,以保证产品质量。
  3. 栽培技术:规程详细规定了金昌大白菜的播种期、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
  4. 产品质量标准:规程明确了金昌大白菜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确保产品符合绿色食品标准。
  5. 包装、运输与储存:规程对金昌大白菜的包装、运输和储存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规程的实施与优化

自1990年DB62/T 1990-2010规程实施以来,金昌大白菜的生产得到了有效规范,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

发展与优化

在实施过程中,针对金昌大白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规程不断进行优化:

  1. 加强生产基地建设:提升生产基地的生态环境质量,确保基地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
  2. 推广新技术:引进和推广抗病、优质、高产的品种,提高金昌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
  3. 完善病虫害防治体系: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降低病虫害对金昌大白菜生产的影响。
  4. 提高产品质量检测能力:加强产品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绿色食品标准。

DB62/T 1990-2010《绿色食品 金昌大白菜生产技术规程》在1990年至2010年间,对金昌大白菜的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不断优化规程内容,金昌大白菜的生产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我们应继续加强规程的实施与优化,为金昌大白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