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1137-2022 全株玉米贮质量评估技术要求解析与应用实践
《DB12/T 1137-2022 全株玉米贮质量评估技术要求解读及实践应用》一文深入解读了最新全株玉米贮质量评估技术标准,结合实际应用案例,探讨了评估方法、质量控制要点,旨在提高玉米贮质量,保障粮食安全。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全株玉米青贮作为一种高效的饲料资源,在畜牧业生产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为了确保全株玉米青贮的质量,我国正式颁布了DB12/T 1137-2022《全株玉米青贮质量评估技术要求》标准,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标准,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DB12/T 1137-2022标准解读
适用范围
DB12/T 1137-2022标准涵盖了全株玉米青贮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及使用等各个环节的质量评估。
技术要求
- 原料选择:应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害的玉米品种,确保植株生长旺盛。
- 收割时机:最佳收割期为玉米籽粒的乳熟期至蜡熟期。
- 收割方式:采用机械收割,确保收割质量。
- 青贮原料处理:收割后,对全株玉米进行切碎、压实、密封等处理。
- 青贮发酵条件:发酵温度控制在35℃~45℃之间,发酵时间不少于30天。
- 质量指标:
- 水分含量:65%~75%
- 干物质含量:大于25%
- 粗蛋白含量:大于10%
- 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小于40%
- 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小于30%
- 可溶性糖含量:大于3%
质量评估方法
- 感官评估:观察青贮原料的颜色、气味、质地等,判断其新鲜程度。
- 理化指标检测:利用实验室仪器对水分、干物质、粗蛋白、NDF、ADF、可溶性糖等指标进行检测。
- 发酵条件检测:检测青贮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湿度、pH值等指标。
实践应用
提高全株玉米青贮质量
依据DB12/T 1137-2022标准,生产者在生产全株玉米青贮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技术要求,确保青贮质量。
规范市场秩序
该标准为全株玉米青贮质量评估提供了权威依据,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推动畜牧业发展
优质的全株玉米青贮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饲料资源,通过实施DB12/T 1137-2022标准,提高全株玉米青贮质量,有助于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DB12/T 1137-2022《全株玉米青贮质量评估技术要求》标准对于全株玉米青贮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及使用具有重要意义,生产者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为我国畜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