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2577-2022 草地牧草种质资源管理与利用规范解析

团体标准 603
《DB45/T 2577-2022 草地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旨在规范草地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提升我国草地牧草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本规范详细介绍了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及利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为草地牧草种质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随着我国草地资源的持续减少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地牧草种质资源显得尤为迫切,为加强草地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工作,提升种质资源的保存质量和利用效率,我国正式颁布了DB45/T 2577-2022《草地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技术规范》,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大意义。

DB45/T 2577-2022 草地牧草种质资源管理与利用规范解析,DB45/T 2577-2022 草地牧草种质资源管理与利用规范解析,2022,技术规范,2,第1张

DB45/T 2577-2022 规范概述

DB45/T 2577-2022《草地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技术规范》是我国草地牧草种质资源管理领域的核心文件,旨在全面规范草地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利用等环节,该规范适用于各级草地牧草种质资源库、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对提升我国草地牧草种质资源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规范的主要内容

收集与保存原则

规范明确了草地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的四大原则:

  1. 科学性:遵循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科学原理,确保种质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 规范性: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工作。
  3. 安全性:确保种质资源在收集、保存、利用过程中的生物安全。
  4. 可持续性:合理利用种质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收集方法

规范对草地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

  1. 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调查,了解草地牧草的分布、生长环境和生物学特性。
  2. 采集样品:根据调查结果,采集具有代表性的草地牧草样品。
  3. 采样数量:根据种质资源的特性和研究目的,确定采样数量。

保存方法

规范对草地牧草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

  1. 低温保存:采用-80℃低温保存,适用于长期保存。
  2. 超低温保存:采用-196℃超低温保存,适用于长期保存。
  3. 常温保存:采用干燥、冷藏等方法,适用于短期保存。

鉴定与评价

规范对草地牧草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方法进行了规定:

  1. 形态学鉴定:通过观察、测量等手段,对种质资源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定。
  2. 分子标记鉴定: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种质资源的遗传特性进行鉴定。
  3. 评价方法:根据种质资源的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特性,进行评价。

规范的应用与意义

提高种质资源保存质量

DB45/T 2577-2022 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提高草地牧草种质资源的保存质量,确保种质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促进种质资源利用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推动草地牧草种质资源的利用,为我国草地牧草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草地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对于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我国草地牧草种质资源的保护水平,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DB45/T 2577-2022《草地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我国草地牧草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各级草地牧草种质资源管理机构和相关企业应认真贯彻落实该规范,为我国草地牧草产业发展和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标签: 2022技术规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