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4587-2022 绿色食品旱地燕麦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

团体标准 602
《DB62/T 4587-2022 绿色食品旱地燕麦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详细解读了旱地燕麦生产的绿色食品技术规程,包括种植、管理、收获等环节,旨在提高燕麦产量和品质,保障绿色食品生产。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公众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攀升,燕麦,作为一种营养价值丰富、保健功效显著的绿色食品,在我国市场前景广阔,为了规范旱地燕麦的生产,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我国正式颁布了DB62/T 4587-2022《绿色食品 旱地燕麦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为旱地燕麦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62/T 4587-2022规程概述

DB62/T 4587-2022《绿色食品 旱地燕麦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旱地燕麦生产的绿色食品技术规程,自2022年起正式施行,该规程详细规定了旱地燕麦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加工、包装、标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旨在确保旱地燕麦产品的绿色、安全、优质。

规程主要内容解读

产地环境

规程强调,旱地燕麦产地需选择生态环境优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无污染的地区,产地环境质量需符合GB 15618标准,土壤有机质含量应不低于1.5%。

品种选择

规程推荐选用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质旱地燕麦品种,这些品种应具备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并需通过省级以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认定。

播种

规程规定旱地燕麦播种时间为春播或秋播,播种量需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播种深度一般为3-5厘米,行距为20-30厘米。

田间管理

  1.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肥规律,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有机肥施用量应占总施肥量的50%以上。
  2. 灌溉: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和作物需水规律,适时适量灌溉,可采用喷灌、滴灌等方式。
  3.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合理使用农药,降低农药残留。

收获

规程规定旱地燕麦成熟期为麦穗中部籽粒变黄时,收获时应选择晴朗天气,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

加工、包装、标识

  1. 加工:确保产品卫生、安全,不得添加任何有害物质。
  2. 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GB 9687标准,包装标识应清晰、完整。
  3. 标识:产品标识应符合GB 7718标准,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等。

规程应用与推广

  1. 加强宣传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旱地燕麦生产者对规程的认识和执行力度。
  2. 推广先进技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推广节水、节肥、抗病虫害等先进技术,提高旱地燕麦产量和品质。
  3. 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对旱地燕麦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管,确保规程得到有效执行。
  4. 拓展市场:通过提高旱地燕麦产品质量,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

DB62/T 4587-2022《绿色食品 旱地燕麦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为我国旱地燕麦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广大旱地燕麦生产者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规程,提升产品质量,为我国绿色食品事业贡献力量。

标签: 2022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