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坛紫菜采收技术规范解析及实践应用指南
《DB44/T 2383-2022 坛紫菜采收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是一份关于坛紫菜采收的技术规范文件,该规范详细解读了坛紫菜采收的具体技术要求,包括采收时间、方法、工具等,旨在提高采收效率和紫菜品质,保障紫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坛紫菜作为一种珍贵的海藻资源,其市场需求逐年攀升,为了提升坛紫菜的产量与品质,规范其采收技术,确保坛紫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正式颁布了DB44/T 2383-2022《坛紫菜采收技术规范》,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作用。
DB44/T 2383-2022规范概述
DB44/T 2383-2022《坛紫菜采收技术规范》是由我国省海洋与渔业局发布的行业标准,旨在规范坛紫菜的采收技术,提升坛紫菜的品质与产量,该规范自2022年起正式实施,适用于坛紫菜的养殖、采收及加工等各个阶段。
采收时间
规范明确提出,坛紫菜的采收时间需依据紫菜的生理特性和市场需求来确定,通常情况下,紫菜在成熟期的产量与品质更佳,因此采收时间宜集中在紫菜成熟期及其前后。
采收工具
规范要求,采收坛紫菜必须使用专用工具,如采刀、采网等,这些工具应保持清洁、锋利,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紫菜的损伤。
采收方法
规范规定了坛紫菜的采收方法,包括人工采收和机械采收,人工采收适用于小规模养殖,机械采收适用于大规模养殖,在采收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损伤紫菜,确保紫菜的品质。
采收后的处理
规范要求,采收后的坛紫菜需及时进行清洗、去杂、晾晒等处理,以防止紫菜变质,清洗时使用淡水,去杂时剔除破损、腐烂的紫菜,晾晒时选择通风、干燥的地方。
质量控制
规范对坛紫菜的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外观、口感、营养成分等,养殖者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坛紫菜的品质。
规范应用的重要性
提高坛紫菜产量
规范化的采收技术有助于提高坛紫菜的产量,通过合理选择采收时间、使用合适的采收工具和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紫菜的损伤,提高紫菜的再生能力。
保障坛紫菜品质
规范化的采收技术有助于保障坛紫菜的品质,通过严格的采收后处理和质量控制,可以确保坛紫菜的外观、口感和营养成分符合标准,满足市场需求。
促进坛紫菜产业发展
规范化的采收技术有助于促进坛紫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提高产量和品质,可以扩大坛紫菜的市场份额,增加养殖者的收入,推动坛紫菜产业的繁荣。
DB44/T 2383-2022《坛紫菜采收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规范坛紫菜的采收技术、提高坛紫菜的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养殖者应认真学习和遵守规范,不断提高采收技术水平,为坛紫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