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2962.2-2022 冷链食品集中仓作业技术规范深度解析
《DB51/T 2962.2-2022》详细解读了冷链食品集中仓作业技术规范,旨在提升冷链食品储存、加工、配送等环节的效率与安全性,规范涵盖冷链设施建设、操作流程、质量把控等方面,确保食品安全,助力冷链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全球贸易的日益繁荣,冷链食品在我国的市场流通量逐年攀升,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有效防止疫情通过冷链食品传播途径扩散,我国在2022年正式发布了《DB51/T 2962.2-2022 冷链食品集中仓运行规范 第2部分:作业技术规范》,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深入解读,旨在帮助相关企业和个人全面了解其具体要求,确保冷链食品的安全流通。
规范背景
《DB51/T 2962.2-2022》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冷链食品集中仓作业技术的规范性文件,该规范的制定,旨在强化冷链食品管理,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从事冷链食品集中仓业务的单位,包括但不限于食品生产企业、物流企业、仓储企业等。
术语和定义
本规范中涉及的专业术语和定义如下:
- 冷链食品:指经过冷冻、冷藏等处理环节,从国外进口的食品。
- 集中仓:指专门用于集中储存冷链食品的仓库。
- 作业技术规范:指在冷链食品集中仓内进行各项作业的操作规程。
作业要求
仓内设施要求
冷链食品集中仓应具备以下设施:
- 冷藏、冷冻设备:确保食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符合标准。
- 防虫、防鼠设施:防止害虫、老鼠等对食品造成侵害。
- 清洁消毒设施:定期对仓内环境进行清洁消毒,确保食品安全。
- 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食品出入库、库存、温度等的实时监控。
作业流程
冷链食品集中仓的作业流程如下:
- 入库:食品入库前,需进行查验,确认食品来源、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 储存:根据食品特性,合理划分储存区域,确保食品在适宜的温度下储存。
- 出库:食品出库前,需进行查验,确认食品品质、数量等。
- 温度监控:实时监控仓内温度,确保食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符合要求。
- 清洁消毒:定期对仓内环境进行清洁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 记录:详细记录食品出入库、库存、温度等信息,便于追溯。
监督检查
- 内部:仓单位应定期对仓内设施、作业流程、温度监控等进行自查,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 外部:相关部门应定期对冷链食品集中仓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规范实施
加强宣传培训
相关企业和个人应加强对《DB51/T 2962.2-2022》的宣传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确保规范得到有效实施。
落实责任
冷链食品集中仓的单位应明确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规范得到严格执行。
强化监管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冷链食品集中仓的监管,对违规行为进行查处,确保食品安全。
《DB51/T 2962.2-2022 冷链食品集中仓运行规范 第2部分:作业技术规范》的发布,对于加强冷链食品管理、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相关企业和个人应认真学习和贯彻该规范,共同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本解读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请以《DB51/T 2962.2-2022》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