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DB3301/T 0152-2018,餐饮企业星级评定新标准
《DB3301/T 0152-2018标准解读》为餐饮企业星级划分开启新篇章,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餐饮企业星级评定的标准和流程,旨在提升餐饮服务质量,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餐饮业日益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了规范餐饮企业的经营秩序,提高餐饮服务质量,我国于2018年正式发布了《DB3301/T 0152-2018 餐饮企业星级划分》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本文旨在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餐饮企业提升服务水平提供有益借鉴。
标准背景及意义
《DB3301/T 0152-2018 餐饮企业星级划分》标准的出台,正是我国餐饮行业蓬勃发展的产物,该标准旨在规范餐饮企业的经营行为,提升餐饮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该标准对于推动餐饮行业转型升级、增强整体竞争力具有深远意义。
星级划分原则
《DB3301/T 0152-2018》标准将餐饮企业划分为五个星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和五星级,星级越高,代表企业在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环境设施等方面越优秀。
评定指标体系
标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餐饮企业进行评定:
- 硬件设施:包括建筑风格、装修档次、卫生设施等。
- 服务质量:包括员工服务态度、操作规范、菜品质量等。
- 菜品特色:包括菜品种类、口味、创新程度等。
- 食品安全:包括食材采购、加工、储存、销售等方面的安全措施。
- 责任:包括企业对环境保护、员工权益、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的履行情况。
评定程序
餐饮企业星级评定程序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企业自评:企业根据标准要求,对自身进行评定,形成自评报告。
- 评审:评定机构对企业进行评审,核实自评报告的真实性。
- 公示:评定结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 颁发证书:对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颁发星级证书。
标准实施与推广
加强宣传力度
通过新闻媒体、行业会议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DB3301/T 0152-2018》标准,提高餐饮企业对标准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建立健全评定机构
设立专业的评定机构,负责餐饮企业星级评定工作,确保评定过程的公正、公平、公开。
落实奖惩机制
对获得星级认证的餐饮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如税收优惠、品牌宣传等;对未达标的企业进行整改,直至达到标准要求。
《DB3301/T 0152-2018 餐饮企业星级划分》标准的发布与实施,为我国餐饮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餐饮企业应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政府、行业组织等各方应共同努力,推动餐饮行业向着更加规范、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