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758.5-2006 黄芪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
《DB13/T 758.5-2006 标准解读》详细解析了黄芪无公害田间生产技术规程,涵盖了黄芪种植的各个环节,包括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旨在指导农户实现黄芪的无公害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随着人们对中药材需求的持续攀升,无公害中药材的生产显得尤为关键,黄芪,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中药材之一,不仅拥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市场需求亦日益旺盛,为确保黄芪产品的质量安全,我国制定了《DB13/T 758.5-2006 无公害中药材田间生产技术规程 第5部分:黄芪》,本文旨在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黄芪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13/T 758.5-2006 无公害中药材田间生产技术规程 第5部分:黄芪》对黄芪在田间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涵盖了种植前的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等关键环节,该规程旨在引导黄芪种植者按照无公害生产的标准,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中药材产品。
种植前的准备
- 选地:应选择排水条件优良、土壤肥沃、pH值适宜(5.5-7.5)的沙壤土或壤土进行黄芪种植。
- 土壤处理:进行深翻土壤,施用足量的底肥,如有机肥、磷肥等,以确保土壤肥力充足。
- 选种: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黄芪种子。
播种
- 播种时间:春季或秋季为适宜的播种季节。
- 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或穴播,行距保持在30-40厘米,株距15-20厘米。
- 播种量:每亩播种量约为2-3公斤。
田间管理
- 浇水: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 追肥:在黄芪生长期间,根据植株生长状况,适时追施氮、磷、钾肥。
- 中耕除草: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田间清洁。
- 搭架:在黄芪生长过程中,适时搭架,以防植株倒伏。
病虫害防治
- 病害防治:黄芪易受霜霉病等病害侵袭,发现病害应及时用药防治。
- 虫害防治:黄芪易受蚜虫、地老虎等虫害侵害,发现虫害应及时用药防治。
采收
- 采收时间:黄芪一般在生长2-3年后进行采收。
- 采收方法:选择晴天,用锄头挖取黄芪根,注意保护根须。
- 采收后的处理:采收后,将黄芪根清洗干净,晾晒至干燥。
《DB13/T 758.5-2006 无公害中药材田间生产技术规程 第5部分:黄芪》为黄芪种植者提供了无公害生产的技术指导,遵循该规程,种植者可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中药材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保障消费者用药安全,在未来的黄芪种植过程中,应继续推广与应用无公害生产技术,提升中药材质量安全水平。(仅供参考,具体操作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