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794-2006 鹿饲养管理技术规程,鹿业养殖水平提升的权威宝典
《DB13/T 794-2006 鹿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是一部权威指南,旨在提升鹿业养殖水平,该规程详细阐述了鹿的饲养管理技术,为鹿业从业者提供科学、规范的养殖指导。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鹿产品市场需求呈现出旺盛态势,鹿,作为我国珍贵的药用动物和观赏动物,其养殖产业正逐步崛起,为了规范鹿的饲养管理,提升鹿业养殖水平,我国于2006年正式颁布了《DB13/T 794-2006 鹿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鹿业养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13/T 794-2006 鹿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是我国鹿业养殖领域的首个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鹿的饲养管理,提升鹿产品质量和养殖效益,该规程适用于我国境内鹿的饲养、繁殖、疫病防治、饲料配制、环境控制等多个方面。
鹿的饲养管理
饲养环境
鹿的饲养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
- 场地选择:宜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通风向阳的地方,避免低洼、潮湿、多风、多雨、多雾的环境。
- 场地布局:应合理规划鹿舍、运动场、饲料库、疫病隔离区等区域,确保各区域功能明确、布局合理。
- 舍内设施:鹿舍应具备保暖、通风、采光、排水等设施,确保鹿只生活舒适。
饲料配制
- 饲料来源:选用优质、无污染的饲料原料,如玉米、豆粕、麦麸、草粉等。
- 饲料配方:根据鹿的生长发育阶段、生理需求等因素,科学配制饲料配方。
- 饲料加工:采用先进的饲料加工技术,确保饲料营养成分稳定。
养殖管理
- 饲养密度:根据鹿舍面积、鹿只品种、生长发育阶段等因素,合理确定饲养密度。
- 日常管理:定期观察鹿只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 疫病防治:严格执行疫病防治措施,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驱虫、消毒等工作。
鹿的繁殖管理
- 种鹿选择:选择生长发育良好、遗传性能稳定、繁殖能力强的鹿只作为种鹿。
- 繁殖季节:根据鹿的生理特点,选择适宜的繁殖季节。
- 配种管理:科学制定配种计划,确保配种成功率。
- 妊娠管理:加强妊娠期鹿只的饲养管理,确保胎儿正常发育。
鹿产品的加工与利用
- 鹿茸加工:采用先进的鹿茸加工技术,提高鹿茸的品质。
- 鹿肉加工: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多样化的鹿肉产品。
- 鹿副产品加工:充分利用鹿副产品,如鹿角、鹿皮、鹿骨等,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DB13/T 794-2006 鹿饲养管理技术规程》为我国鹿业养殖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养殖者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鹿业养殖水平,为我国鹿业发展贡献力量,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鹿业养殖的扶持力度,推动鹿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