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833-2016标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鸡肉金刚烷胺残留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本研究基于DB37/T 2833-2016标准,采用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对鸡肉中金刚烷胺残留量进行高效检测,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为鸡肉中金刚烷胺残留量的检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受到公众的高度关注,鸡肉,作为我国居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肉类之一,其品质直接关系到广大民众的健康,在养殖过程中,一些不法商家为追求经济效益,非法在鸡肉中添加金刚烷胺等违禁药物,以期提高鸡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导致鸡肉中金刚烷胺残留问题日益严重,为了确保鸡肉产品的安全,我国已制定并实施了DB37/T 2833-2016《鸡肉中金刚烷胺残留量的测定》标准,该标准推荐采用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LC-MS/MS)进行检测,本文旨在探讨LC-MS/MS在鸡肉中金刚烷胺残留量测定中的应用,以提升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金刚烷胺,作为一种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流感等疾病,近年来,部分不法商家为谋取暴利,将金刚烷胺非法添加到鸡肉中,以期提高其生长速度和体重,金刚烷胺在人体内具有一定的蓄积性,长期摄入含有金刚烷胺的鸡肉产品,将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对鸡肉中金刚烷胺残留量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原理
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LC-MS/MS)是一种高效、灵敏、准确的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该方法通过液相色谱对样品进行分离,再利用串联质谱对分离后的化合物进行检测,LC-MS/MS具有以下优点:
- 检测灵敏度高:LC-MS/MS可以检测到低浓度的目标物质,满足食品安全检测要求。
- 选择性好:LC-MS/MS具有高选择性,可以避免物质间的干扰,提高检测准确性。
- 分析速度快:LC-MS/MS具有快速分离和检测的特点,可以缩短检测时间。
- 操作简便:LC-MS/MS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应用。
鸡肉中金刚烷胺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样品前处理
将鸡肉样品进行匀浆处理,加入适宜的溶剂进行提取,经过离心、过滤等步骤,得到待测样品。
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检测
- 色谱条件: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
- 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扫描范围为m/z 150-400。
- 定量分析:以金刚烷胺的保留时间和质谱峰面积为定量依据,建立标准曲线。
本文介绍了LC-MS/MS在鸡肉中金刚烷胺残留量测定中的应用,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等优点,为鸡肉中金刚烷胺残留量的检测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按照DB37/T 2833-2016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LC-MS/MS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我们应进一步优化LC-MS/MS检测技术,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有力支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行为,确保公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