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759.5-2006豌豆苗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解析

团体标准 602
《DB13/T 759.5-2006小宗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第5部分》详细解析了豌豆苗的生产技术,包括种植前的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旨在指导农户实现豌豆苗的无公害生产,确保产品安全与健康。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蔬菜品质与安全性的要求日益严格,豌豆苗,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鲜美的口感,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喜爱,为了规范豌豆苗的生产,提升其品质与安全性,我国制定了《小宗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DB13/T 759.5-2006的第5部分:豌豆苗,本文旨在对该规程进行详尽解析,旨在为豌豆苗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豌豆苗生产技术规程概述

《小宗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DB13/T 759.5-2006的第5部分:豌豆苗,对豌豆苗的生产环境、品种选择、播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包装等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以下将针对各环节进行逐一解析。

生产环境

  1. 地理位置:豌豆苗的生产基地应选址于交通便利、灌溉设施完善、土壤肥沃、生态环境优美的地区。
  2. 土壤要求:豌豆苗适宜在pH值6.0-7.0的土壤中生长,土壤有机质含量需超过1.5%。
  3. 灌溉条件:豌豆苗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必须确保水源充足,灌溉设施完善。

品种选择

  1.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
  2. 品种特性:选择的品种应具备抗病、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等特点。

播种

  1. 播种时间:豌豆苗的播种时间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通常春播在3-4月,秋播在8-9月。
  2. 播种量:每亩播种量约为0.5-1公斤。
  3. 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或撒播,行距20-30厘米,株距5-10厘米。

栽培管理

  1. 施肥:豌豆苗生长期间需肥量较大,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施足底肥,追肥以氮、磷、钾肥为主。
  2.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适时灌溉,避免田间积水。
  3. 除草: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防止与豌豆苗争夺养分。
  4. 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

采收与包装

  1. 采收时间:豌豆苗生长至20-25厘米高时即可采收。
  2. 采收方法:采用手工采收,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伤。
  3. 包装:采收后,对豌豆苗进行整理、清洗、沥干水分,然后进行包装。

《小宗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DB13/T 759.5-2006的第5部分:豌豆苗,为豌豆苗生产者提供了科学、规范的生产技术指导,遵循该规程,豌豆苗生产者能够提升豌豆苗的品质与安全性,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我国豌豆苗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标签: 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