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DB15/T 2736春播大蒜栽培技术规程,开启高产高效新篇章
《DB15/T 2736 2022 春播大蒜栽培技术规程详解》发布,引领科学种植新篇章,实现高产高效,助力农业发展。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日新月异,大蒜作为我国重要的调味作物,其栽培技术也在持续优化与升级,近期发布的DB15/T 2736 -2022《春播大蒜栽培技术规程》为广大蒜农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栽培操作指南,极大地促进了大蒜产量的提升与品质的改善,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规程,助力蒜农掌握春播大蒜栽培的核心技术。
DB15/T 2736 -2022《春播大蒜栽培技术规程》是我国农业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其核心目标是规范春播大蒜的种植流程,旨在提升大蒜的产量与品质,该规程适用于我国北方地区春播大蒜的种植,涵盖了从品种选择、土地准备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与贮藏的各个环节。
品种选择
-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应性强、抗病性佳、产量高、品质优的品种,如大蒜、蒜薹等。
- 品种应具备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等特点。
整地施肥
- 选择排水顺畅、土壤肥沃的地块。
-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深翻土地,深度应达到20-30厘米。
- 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用有机肥3000-5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
播种
- 播种时间:当地春季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进行。
- 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或撒播,行距20-30厘米,株距10-15厘米。
- 播种量:每亩播种量150-200公斤。
田间管理
-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确保全苗。
- 出苗后20-30天,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施用尿素10-15公斤。
- 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和涝害。
- 及时中耕除草,防止杂草与大蒜争夺养分。
病虫害防治
- 大蒜病害主要有叶枯病、霜霉病等,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及时清除病残体以及药剂防治。
- 大蒜虫害主要有蒜蓟马、蒜蝇等,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虫品种、合理轮作以及药剂防治。
收获与贮藏
- 收获时间:一般在蒜薹采收后20-30天,地上部分枯萎时进行。
- 收获方法:人工拔除或机械收获。
- 贮藏:将收获的大蒜晾晒至水分适宜后,进行贮藏,防止霉变。
DB15/T 2736 -2022《春播大蒜栽培技术规程》为蒜农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栽培技术指导,遵循规程中的各项技术要求,有助于蒜农有效提升大蒜的产量与品质,为我国大蒜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