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2544-2022大球盖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解析及实践应用

团体标准 602
《DB15/T 2544-2022大球盖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是一份针对大球盖菇菌种制作的专业技术文件,该规程详细解读了菌种制作的关键步骤,包括材料选择、灭菌、接种、培养等,旨在提高菌种质量和产量,适用于大球盖菇的菌种生产与推广。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迅猛发展,大球盖菇凭借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鲜美的口感,市场需求逐年攀升,为了规范大球盖菇菌种制作技术,提升菌种品质,保障生产安全,我国正式发布了DB15/T 2544-2022《大球盖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15/T 2544-2022大球盖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解析及实践应用,DB15/T 2544-2022大球盖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解析及实践应用,2,2022,技术规程,第1张

DB15/T 2544-2022《大球盖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大球盖菇菌种制作的技术规范,适用于菌种的生产、检验、销售及使用等各个环节,该规程详细阐述了菌种制作的基本要求、生产流程、质量检验、保存与运输等方面的内容。

菌种制作基本要求

菌种制作场所

菌种制作必须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专用场所进行,该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防潮、防鼠、防虫等条件,确保菌种生长环境的清洁与安全。

菌种制作人员

参与菌种制作的人员需具备一定的菌种制作知识,熟悉制作流程,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菌种制作过程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菌种制作材料

选用优质、无污染的原料,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以确保菌种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

菌种制作工具

菌种制作工具需具备消毒、灭菌功能,如接种针、接种环、培养皿、无菌操作台等,确保菌种在制作过程中的无菌状态。

菌种生产流程

原料准备

选择优质原料,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进行粉碎、过筛,为后续制作提供优质原料。

拌料

将粉碎后的原料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形成适合菌丝生长的培养基。

装袋

将拌好的料装入无菌袋中,封口,为菌种培养做好准备。

高压灭菌

对装袋后的原料进行高压灭菌,消除一切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确保菌种培养的无菌环境。

接种

待菌袋冷却至室温后,进行接种操作,引入菌种。

培养与管理

将接种后的菌袋置于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进行培养,定期观察菌丝生长情况,确保菌种生长环境稳定。

出菇

待菌丝长满菌袋后,进行出菇管理,促进大球盖菇的成熟。

菌种质量检验

外观检验

检查菌袋外观是否完好,是否存在破损、污染等现象。

内部检验

观察菌丝颜色、密度、形态等,了解菌丝生长情况。

菌种纯度检验

采用显微镜观察、菌落分离等方法,确保菌种纯度。

菌种活力检验

通过测定菌丝生长速度、菌丝产量等指标,评估菌种活力。

菌种保存与运输

菌种保存

将合格的菌种置于4℃左右的冰箱中保存,定期检查菌种生长状态。

菌种运输

采用专用运输工具,确保菌种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DB15/T 2544-2022《大球盖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大球盖菇菌种制作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相关从业者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规程,以提高菌种质量,推动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标签: 2202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