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S63/00015-2021 黄芪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解析,质量与安全保障探讨
本标准解读了DBS63/00015-2021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重点阐述了黄芪的质量与安全保障措施,包括黄芪的种植、采收、加工、储存等环节的控制要求,旨在提升黄芪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水平。
黄芪,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药用价值,近年来,随着公众对健康养生意识的不断提升,黄芪的市场需求量逐年攀升,为了确保黄芪的质量与安全,我国制定了DBS63/00015-2021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为黄芪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DBS63/00015-2021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概述
DBS63/00015-2021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黄芪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自2021年起正式实施,该标准对黄芪的品种、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包装、标签、运输及储存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旨在提升黄芪产品的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黄芪品种与质量要求
品种要求
DBS63/00015-2021标准明确了黄芪的品种为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unge)和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unge),消费者在选购黄芪时,应优先选择符合这一标准规定的品种。
质量要求
- 外观:黄芪药材应呈圆柱形,表面呈淡黄棕色,具有纵皱纹和横长皮孔,质地坚实,断面呈纤维性,味道甜中带微苦。
- 有效成分:黄芪药材中总皂苷含量不得低于4.0%,黄芪甲苷含量不得低于0.080%。
- 农药残留:黄芪药材中的农药残留量需符合国家标准GB 2763-2016的规定。
-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黄芪药材中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需符合国家标准GB 2762-2017的规定。
检验方法
DBS63/00015-2021标准对黄芪药材的检验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涵盖了外观、有效成分、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等项目,检验机构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验,以确保黄芪药材的质量。
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
- 包装:黄芪药材应使用防潮、防霉、防虫蛀的包装材料,确保包装容器密封。
- :黄芪药材标签需注明品种、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批号、规格、净含量、生产单位等信息。
- 运输:黄芪药材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晒、雨淋,保持干燥通风。
- 储存:黄芪药材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温度不超过25℃,相对湿度不超过75%。
DBS63/00015-2021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实施,为黄芪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消费者在购买黄芪时,应关注产品质量,选择符合标准规定的黄芪药材,黄芪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守标准要求,确保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黄芪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