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2493-2022 工夫红茶精制拼配技术规程解析,红茶品质标准化新篇章

团体标准 602
《DB43/T 2493-2022 工夫红茶精制与拼配加工技术规程》解读,旨在通过标准化技术规程,提升红茶品质,该规程详细阐述了红茶精制与拼配的加工流程,为红茶产业提供了一套科学、规范的加工方法,助力红茶品质提升。

随着茶叶市场的持续繁荣与消费者对茶叶品质追求的不断提升,红茶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名茶,其加工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显得尤为关键,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DB43/T 2493-2022《工夫红茶精制与拼配加工技术规程》为红茶加工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有效促进了红茶品质的提升及市场竞争力的发展,本文将对此规程进行深入解析,以期为红茶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43/T 2493-2022《工夫红茶精制与拼配加工技术规程》是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省级地方标准,自2022年起正式实施,该规程对工夫红茶的原料选择、加工工艺、品质标准、包装标识、运输与储存等环节制定了严格的技术要求,旨在规范红茶的生产加工流程,保障红茶的品质与安全。

原料选择

  1. 茶叶品种:规程明确要求选择适合加工工夫红茶的茶树品种,如滇红、祁红、正山小种等。
  2. 茶叶原料:要求原料新鲜、无病虫害、无霉变、无污染。
  3. 原料等级:根据茶叶原料的品质,划分为不同等级。

加工工艺

  1. 红毛茶制作: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环节,萎凋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揉捻时注意力度和时间,发酵过程中确保均匀性,干燥时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2. 精制加工:包括筛分、风选、拣剔、复火等环节,筛分时选用合适的筛网,风选时调整风速,拣剔时剔除不合格茶叶,复火时确保茶叶干燥且色泽鲜亮。
  3. 拼配加工:根据市场需求和茶叶品质,选用不同品种、不同等级的茶叶进行拼配,以达到最佳口感和品质。

品质要求

  1. 外观:工夫红茶应条索紧结、色泽乌润、香气浓郁、滋味醇厚。
  2. 内质:汤色红亮、滋味鲜爽、回味悠长。
  3. 安全性:工夫红茶不得含有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

  1. 包装:采用食品级包装材料,确保茶叶不受污染。
  2. 标识:包装上应标注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等信息。
  3. 运输:避免日晒、雨淋、碰撞等因素,确保茶叶品质。
  4. 储存:储存环境应干燥、通风、避光、避潮,温度控制在10℃~25℃。

DB43/T 2493-2022《工夫红茶精制与拼配加工技术规程》的实施为红茶生产加工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有助于提高红茶的品质,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茶叶的需求,该规程的实施也将推动红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我国红茶在市场的竞争力。

标签: 2202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