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油茶虫害防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及实战应用

团体标准 602
《DB41/T 2379-2022 油茶主要虫害防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实践,旨在提供油茶虫害防控的科学指导,规程涵盖虫害识别、监测、防治方法等,通过实践应用,有效降低虫害对油茶产业的影响,保障油茶产量与品质。

随着我国油茶产业的迅猛发展,油茶已跃升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在生长过程中,油茶往往遭受各类病虫害的困扰,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油茶的产量和品质,也制约了油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有效遏制油茶主要病虫害,提升油茶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我国出台了《DB41/T 2379-2022 油茶主要虫害防控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实践方法。

2022版油茶虫害防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及实战应用,2022版油茶虫害防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及实战应用,2,2022,技术规程,第1张

《DB41/T 2379-2022 油茶主要虫害防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针对油茶虫害防控的省级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油茶虫害的监测、防治与评价,旨在提升油茶产量和品质,该规程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范围:规程规定了油茶主要虫害的防控技术,适用于我国南方油茶种植区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明确了规程中引用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3. 术语和定义:对规程中涉及的关键术语进行了详细定义。
  4. 油茶主要虫害:列举了油茶种植过程中常见的虫害种类,如茶毛虫、茶尺蠖、茶蓑蛾等。
  5. 防控原则:提出了油茶虫害防控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安全高效等。
  6. 监测与调查:规定了油茶虫害的监测方法、调查指标和调查频率。
  7. 防治技术:详细介绍了油茶虫害的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
  8. 评价与效果:对油茶虫害防控效果进行了评价,包括防治效果、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

规程解读

  1. 预防为主:规程强调预防为主,要求在油茶种植过程中,加强虫害监测,及时发现虫害发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2. 综合防治:规程提倡综合防治,结合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提高防治效果。

  3. 安全高效:规程要求在防治过程中,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确保油茶产量和品质。

  4. 监测与调查:规程明确了油茶虫害的监测方法,包括目测、灯光诱捕、性素诱捕等,确保及时发现虫害发生。

  5. 防治技术:规程详细介绍了油茶虫害的防治措施,包括:

    (1)农业防治:合理布局油茶园,清除杂草,减少虫源;加强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虫害发生。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防治手段,降低虫害发生。 (3)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按照规程进行防治。

实际应用

  1. 加强培训:对油茶种植户进行规程培训,提高其虫害防控意识和能力。
  2. 建立监测体系:在油茶种植区域建立虫害监测体系,及时发现虫害发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3. 推广应用新技术:推广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新技术,提高防治效果。
  4. 加强农药市场监管: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管,确保农药质量,防止农药残留超标。

《DB41/T 2379-2022 油茶主要虫害防控技术规程》为我国油茶虫害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规程中的技术措施,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推动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 2202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