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生产全流程数字化追溯体系构建与DB31/T 1400-2023标准应用研究

团体标准 603
本文探讨了基于DB31/T 1400-2023标准的药品生产全过程数字化追溯体系构建与运行,通过构建药品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追溯体系,实现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的全程可追溯,提高药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药品质量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为全面提升药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药品生产全过程的规范与可控,我国正式颁布了DB31/T 1400-2023《药品生产全过程数字化追溯体建设和运行规范》,本文将围绕该标准,深入探讨药品生产全过程数字化追溯体的构建与高效运行。

DB31/T 1400-2023标准概述

DB31/T 1400-2023标准是我国药品生产领域首个全面规范药品生产全过程数字化追溯体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该标准旨在引导药品生产企业构建完善的数字化追溯体系,实现药品生产全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可控性,从组织架构、技术要求、运行管理等多个维度对数字化追溯体进行了详尽规定。

药品生产全过程数字化追溯体构建

组架构

构建药品生产全过程数字化追溯体,需设立专门的追溯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追溯管理制度、组织追溯体系建设与运行等工作,应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追溯体系的高效运作。

技术要求

  1. 追溯建设:企业应构建药品生产全过程数字化追溯体系,实现数据采集、存储、查询、分析等功能。
  2. 数据采集:采用条码、RFID等先进技术,对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数据采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 数据存储:建立数据存储系统,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满足追溯需求。
  4. 数据查询与分析:提供便捷的数据查询与分析功能,便于企业内部及相关部门对药品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控。

运行管理

  1. 制度保障:制定追溯管理制度,明确追溯体系运行流程、责任分工等。
  2. 人员培训:加强对追溯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3. 持续改进:定期对追溯体系进行评估,发现不足之处,持续改进。

药品生产全过程数字化追溯体运行

数据采集与传输

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通过追溯实现数据实时传输,确保数据在追溯过程中的一致性。

数据存储与查询

建立数据存储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并提供便捷的查询功能,便于追溯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查询。

数据分析与报告

定期对追溯数据进行分析,形成追溯报告,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监督与评估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药品生产全过程数字化追溯体的监督与评估,确保追溯体系的有效运行。

DB31/T 1400-2023标准的实施,为我国药品生产全过程数字化追溯体建设提供了有力指导,企业应按照该标准,建立健全数字化追溯体系,实现药品生产全过程的可追溯、可管控,提升药品质量安全水平,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药品生产全过程数字化追溯体的监督与评估,确保追溯体系的有效运行。

标签: 22023DB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