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836-2015猪粪堆肥技术操作规程,绿色农业发展的核心保障

团体标准 603
《DB36/T 836-2015猪粪堆肥技术操作规程》是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准,规范了猪粪堆肥处理流程,提高堆肥质量和安全性,对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绿色农业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在这一背景下,猪粪堆肥作为一种关键的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国发布的《猪粪堆肥技术操作规程》(DB36/T 836-2015)为猪粪堆肥技术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将深入剖析该规程的核心内容,探讨猪粪堆肥技术在绿色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DB36/T 836-2015猪粪堆肥技术操作规程,绿色农业发展的核心保障,DB36/T 836-2015猪粪堆肥技术操作规程,绿色农业发展的核心保障,2,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第1张

《猪粪堆肥技术操作规程》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程旨在规范猪粪堆肥的生产、加工、使用和销售。

堆肥原料

猪粪堆肥原料应选用新鲜、无病害、无污染的猪粪,其水分含量宜控制在60%-70%之间。

堆肥过程

  1. 堆肥场地选择:选择通风、排水良好、便于操作的场所作为堆肥场地。
  2. 堆肥原料预处理:对猪粪进行破碎、筛分,去除杂物,并调整水分含量。
  3. 堆肥发酵:将预处理后的猪粪与有机物料(如秸秆、稻草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堆积成发酵体,在此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堆肥的温度、湿度、通气等条件。
  4. 堆肥成熟:发酵至温度稳定在55℃以上,持续7-10天,堆肥即可成熟。
  5. 堆肥翻堆:堆肥成熟后,每隔3-5天进行一次翻堆,以利于堆肥熟化。
  6. 堆肥使用:堆肥熟化后,可用于农田、园林、蔬菜等作物的施肥。

堆肥质量要求

  1. 堆肥水分含量:30%-40%。
  2. 堆肥pH值:6.5-7.5。
  3. 堆肥有机质含量:30%-40%。
  4. 堆肥病虫害指数:≤1%。

堆肥生产管理

  1. 堆肥原料采购:采购新鲜、无病害、无污染的猪粪。
  2. 堆肥场地管理:保持堆肥场地整洁、卫生,定期清理杂物。
  3. 堆肥生产设备管理:定期维护堆肥生产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堆肥生产人员培训:对堆肥生产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

猪粪堆肥技术在绿业发展中的应用

提高土壤肥力

猪粪堆肥富含有机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施用于农田,可显著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作物生长。

减少化肥使用

猪粪堆肥作为一种有机肥料,可以替代部分化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猪粪堆肥技术的推广有助于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猪粪堆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处理农村畜禽粪便,减少畜禽对环境的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猪粪堆肥技术操作规程》的发布为我国猪粪堆肥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了重要依据,猪粪堆肥技术在绿色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推广和应用猪粪堆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各地应加大猪粪堆肥技术的推广力度,推动绿色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