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T 1164-2023解读,我国多年生稻水田栽培技术规程革新解析

团体标准 602
《DB53/T 1164-2023》全新升级,深入解读我国多年生稻水田栽培技术规程,新规程涵盖种植、管理、收获等环节,旨在提升稻米产量和质量,优化水资源利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水稻作为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支柱之一,其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深远意义,为此,我国正式发布了DB53/T 1164-2023《多年生稻水田栽培技术规程》,对多年生稻水田栽培技术进行了全面升级,本文将深入剖析该规程,旨在帮助广大农民朋友更好地掌握多年生稻水田栽培技术,助力农业发展。

DB53/T 1164-2023解读,我国多年生稻水田栽培技术规程革新解析,DB53/T 1164-2023解读,我国多年生稻水田栽培技术规程革新解析,2,现代化,技术规程,第1张

DB53/T 1164-2023《多年生稻水田栽培技术规程》由我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发布,旨在规范多年生稻水田栽培技术,提升水稻产量与品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该规程全面涵盖了多年生稻水田的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等各个环节,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指导价值。

选种与播种

  1. 选种:农民朋友应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多年生稻品种,优先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
  2. 播种:播种前需进行土壤消毒,防治土传病害,播种量应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合理确定,一般每亩播种量控制在5-7公斤。

田间管理

  1. 水管理:多年生稻水田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水分需求,适时进行灌水、排水,前期以湿润灌溉为主,中期适当增加灌水量,后期保持田间湿润。
  2.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稻谷产量目标和多年生稻特点,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前期以氮肥为主,中期适量增施磷钾肥,后期保持氮磷钾平衡。
  3.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确保水稻生长过程中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

收割与储存

  1. 收割:当稻谷成熟度达到95%以上时,及时收割,收割时注意避免损伤稻谷,提高稻谷品质。
  2. 储存:收割后的稻谷应尽快晾晒、脱粒、清理,确保稻谷干燥、清洁,储存过程中要定期检查,防止霉变。

规程亮点

  1. 强调品种适应性:规程明确了多年生稻水田的选种原则,强调品种适应性,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2. 细化田间管理:规程对水、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环节进行了细化,使农民朋友更加明确操作要点。
  3. 优化收割与储存:规程对收割与储存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稻谷品质和储存安全。

DB53/T 1164-2023《多年生稻水田栽培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多年生稻水田栽培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农民朋友应认真学习并掌握该规程,提高自身种植水平,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