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1/T 683-2013花椰菜生产技术规范深度解读

团体标准 603
本文深入解析了DB31/T 683-2013标准,全面介绍了花椰菜生产技术规范,内容包括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旨在提高花椰菜产量和品质,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蔬菜之一,花椰菜的生产过程对技术规范的要求尤为严格,我国针对花椰菜生产制定的技术规范——DB31/T 683-2013,便是对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规范,旨在为花椰菜生产者提供有益的指导。

DB31/T 683-2013花椰菜生产技术规范深度解读,DB31/T 683-2013花椰菜生产技术规范深度解读,2,现代化,技术规范,第1张

DB31/T 683-2013的背景与意义

DB31/T 683-2013作为一项市地方标准,于2013年正式发布实施,其核心目标在于提升花椰菜生产的科技含量,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健康蔬菜的日益增长需求,规范内容涵盖了花椰菜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为花椰菜生产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

DB31/T 683-2013的主要内容

品种选择

规范强调,生产者应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花椰菜品种,这些品种应具备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等特点,生产者应优先选择国家或地方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优良品种。

栽培技术

  1. 整地施肥: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深翻土地,施足底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适量施用氮、磷、钾复合肥。
  2. 播种育苗:采用穴播或撒播方式,播种前进行消毒,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发芽。
  3. 定植:选择晴天进行定植,按株距40-50厘米、行距50-60厘米定植,定植后及时浇透水。
  4. 田间管理:适时进行中耕、除草、施肥、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植株生长。

病虫害防治

  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控制病虫害发生。
  2. 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喷施。

采收与加工

  1. 采收:花球直径达到10-15厘米时,选择晴天进行采收,采收后要及时进行分级、包装。
  2. 加工:将采收的花椰菜进行清洗、切花、烫漂、冷却、预冷等工序,进行包装、储运。

DB31/T 683-2013的实施与推广

  1. 加强宣传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生产者对DB31/T 683-2013的认识和执行力。
  2. 强化执法:加强对花椰菜生产过程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3. 推广示范典型:选取优秀生产者,开展示范种植,带动周边地区共同提高花椰菜生产水平。
  4. 拓展市场渠道:积极开拓花椰菜销售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DB31/T 683-2013作为我国花椰菜生产的技术规范,对于提高花椰菜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生产者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生产,努力提高花椰菜产业的整体水平,政府、行业协会等相关单位应加大支持力度,共同推动花椰菜产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