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769-2023标准深度解析,红壤旱地油菜-花生周年轮作技术规程

团体标准 603
《DB36/T 1769-2023标准解读》详细阐述了红壤旱地油菜-花生周年轮作栽培技术规程,该规程针对红壤旱地特点,提出优化轮作模式,提升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业栽培技术的革新与升级已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关键动力,我国红壤旱地分布广泛,土地资源丰富,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近年来,为了提升红壤旱地的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正式发布了DB36/T 1769-2023标准——《红壤旱地“油菜-花生-”周年轮作栽培技术规程》,本文旨在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从事相关农业生产的从业者提供技术指导。

DB36/T 1769-2023标准深度解析,红壤旱地油菜-花生周年轮作技术规程,DB36/T 1769-2023标准深度解析,红壤旱地油菜-花生周年轮作技术规程,2,标准解读,现代化,第1张

规程背景

红壤旱地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区域,土地面积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0%,由于红壤土壤质地偏酸性,保水保肥能力较弱,红壤旱地的农业生产面临着诸多挑战,为充分利用红壤旱地的土地资源,提高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实施周年轮作栽培技术显得尤为关键。

轮作结构

根据DB36/T 1769-2023标准,红壤旱地“油菜-花生-”周年轮作栽培的轮作结构包括以下两种模式:

  1. 油菜-花生-轮作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了油菜、花生等作物的生长特性,实现了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利用和平衡。
  2. 油菜-花生-油菜轮作模式:在花生收获后,继续种植油菜,进一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轮作周期

红壤旱地“油菜-花生-”周年轮作栽培的轮作周期为一年,在一年内,完成油菜、花生等三种作物的种植和收获。

品种选择

根据规程,油菜、花生等作物的品种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适应性强:选择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生育期适宜:根据红壤旱地的气候特点,选择生育期适宜的品种。
  3. 产量高:选择产量高的品种,以提高经济效益。

栽培技术

  1. 播种技术:油菜、花生等的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确定,一般宜在秋季进行。
  2. 施肥技术: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肥特点,科学施肥,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3. 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包括中耕、除草、灌溉、病虫害防治等,以确保作物生长良好。
  4. 收获技术:根据不同作物的成熟期,适时收获,确保产量和品质。

轮作效果

红壤旱地“油菜-花生-”周年轮作栽培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发生,实现作物产量的稳定增长。

DB36/T 1769-2023标准——《红壤旱地“油菜-花生-”周年轮作栽培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红壤旱地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通过实施该规程,有望提高红壤旱地土地利用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广大农业生产者应认真学习和贯彻规程内容,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提高红壤旱地农业生产水平,以下是油菜和花生种植技术的详细阐述,供参考:

油菜种植技术

  1. 选地整地: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红壤旱地,深翻土地,提高土壤通透性。
  2. 播种时间:秋季,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时播种。
  3. 播种量:根据土壤肥力和质量,合理确定播种量。
  4. 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
  5. 田间管理: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

花生种植技术

  1. 选地整地: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红壤旱地,深翻土地,提高土壤通透性。
  2. 播种时间:秋季,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时播种。
  3. 播种量:根据土壤肥力和质量,合理确定播种量。
  4. 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
  5. 田间管理: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

通过以上规程内容的详细阐述,希望能够为广大农业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红壤旱地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