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番茄生产关键技术解析与应用指导

团体标准 601
《富硒番茄生产技术规程(DB43/T 831-2013)》详细介绍了富硒番茄的种植技术,包括土壤选择、品种选择、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环节,规程旨在提高番茄产量和硒含量,为消费者提供健康、营养的农产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健康食品的追求也日益增强,在这样的背景下,富含硒元素的番茄因其高营养价值和高经济价值,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我国针对富硒番茄生产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即《富硒番茄生产技术规程》(DB43/T 831-2013),为富硒番茄的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规程,并探讨其在富硒番茄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富硒番茄生产关键技术解析与应用指导,富硒番茄生产关键技术解析与应用指导,2,技术规程,栽培技术,第1张

富硒番茄生产技术规程概述

《富硒番茄生产技术规程》(DB43/T 831-2013)是我国湖南省的地方标准,自2013年起正式实施,该规程详细规定了富硒番茄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旨在确保富硒番茄的质量安全,提升生产效益。

富硒番茄生产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产地环境

富硒番茄生产地的土壤、水质、空气等环境因素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体要求如下:

  1. 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应超过2%,pH值保持在5.5~7.5之间,硒含量应在0.2~0.5mg/kg之间。
  2. 水质:水质需符合GB 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3. 空气: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浓度需符合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选择

  1. 选择抗病、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富硒番茄品种。
  2. 确保种子来源正规,保证种子的纯度和发芽率。

栽培技术

  1. 整地:深翻土地,施足底肥,确保土壤与肥料充分混合。
  2. 播种:采用穴播或条播方式,播种深度2~3cm,行距40~50cm,株距30~40cm。
  3. 肥水管理:根据土壤肥力和番茄生长情况,适时追肥、浇水,一般追肥3~4次,每次追施复合肥或有机肥15~20kg/亩。
  4. 植株调整:适时摘心、整枝、打顶,保持植株通风透光。

病虫害防治

  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等生物防治病虫害。
  2. 物理防治:采用黄板、银膜等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
  3. 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农药,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施用次数。

采收与加工

  1. 采收:当番茄果实充分成熟,色泽鲜亮,果实硬度适中时,及时采收。
  2. 加工:采用清洗、切块、热处理、冷却、包装等工艺进行加工。

富硒番茄生产技术规程的应用

提高富硒番茄产量和品质

遵循《富硒番茄生产技术规程》,合理选用品种、科学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富硒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保障富硒番茄质量安全

规程中对产地环境、选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有助于保障富硒番茄的质量安全。

推动富硒番茄产业发展

《富硒番茄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推动富硒番茄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富硒番茄的市场竞争力。

《富硒番茄生产技术规程》(DB43/T 831-2013)为富硒番茄的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在实际生产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确保富硒番茄的质量安全,提高生产效益,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健康的富硒番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