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茶叶生产技术规程,引领茶叶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团体标准 602
《富硒茶叶生产技术规程DB43/T 832-2013》旨在推动茶叶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规范生产技术,提高富硒茶叶品质,助力产业升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健康食品的追求愈发强烈,茶叶,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饮品,其健康价值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富含硒元素的富硒茶叶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备受消费者青睐,为了规范富硒茶叶的生产,提升茶叶品质,我国正式颁布了《富硒茶叶生产技术规程DB43/T 832-2013》,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的内涵,旨在为茶叶产业的绿色发展、健康发展和可持续进步提供有力支撑。

富硒茶叶生产技术规程,引领茶叶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富硒茶叶生产技术规程,引领茶叶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2,技术规程,消费者权益,第1张

《富硒茶叶生产技术规程DB43/T 832-2013》是我国首个针对富硒茶叶生产的省级地方标准,自2013年起正式实施,该规程对富硒茶叶生产的原料选择、种植管理、采摘加工、包装标识等关键环节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旨在确保富硒茶叶的品质与安全。

规程主要内容

原料选择

富硒茶叶生产应优先选择适宜的茶树品种,特别是具有富硒特性的品种,应选择土壤硒含量适中、有机质丰富、pH值适宜的茶园进行种植。

种植管理

  1. 茶园建设:根据地形、土壤等条件,合理规划茶园布局,确保茶园排水畅通、光照充足。
  2. 茶树栽植: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的茶苗,按照规定的行距、株距进行栽植。
  3. 土壤管理:合理施肥,保持土壤肥力,防止土壤板结,根据土壤硒含量适时施用硒肥。
  4.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降低病虫害发生。

采摘加工

  1. 采摘:根据茶叶品种、生长周期、市场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采摘时间、采摘标准。
  2. 加工:采用传统工艺或现代工艺,确保富硒茶叶的品质,加工过程中,注意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防止茶叶氧化、变质。

包装标识

  1. 包装:选用环保、安全的包装材料,确保茶叶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不受污染。
  2. 标识:在包装上标注富硒茶叶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硒含量等信息,便于消费者识别。

规程实施意义

  1. 提高富硒茶叶品质:通过规范生产技术,确保富硒茶叶的品质与安全,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
  2. 推动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富硒茶叶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茶叶产业的整体水平,促进茶叶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3. 保障消费者权益:规范富硒茶叶生产,有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富硒茶叶生产技术规程DB43/T 832-2013》的实施,对我国富硒茶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茶叶企业应认真贯彻执行该规程,提高富硒茶叶品质,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美味的茶叶产品,政府、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富硒茶叶生产的监管,确保规程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