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840-2005有机黄皮洋葱生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指南

团体标准 601
《DB32/T 840-2005 有机黄皮洋葱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为解读和推广有机黄皮洋葱生产技术提供指导,规程详细阐述了有机黄皮洋葱的种植环境、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旨在提高黄皮洋葱的品质和产量,促进有机农业发展。

有机黄皮洋葱,作为我国蔬菜产业中的佼佼者,不仅营养价值丰富,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为了提升我国有机黄皮洋葱的生产水平,确保生产过程的规范化,我国特地制定了《DB32/T 840-2005 有机黄皮洋葱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DB32/T 840-2005有机黄皮洋葱生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指南,DB32/T 840-2005有机黄皮洋葱生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指南,2,技术规程,技术规范,第1张

《DB32/T 840-2005 有机黄皮洋葱生产技术规程》解读

范围

本规程涵盖了有机黄皮洋葱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产地选择、品种挑选、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收获、加工、检验及包装等,对每个环节的技术要求都进行了详细规定。

产地选择

有机黄皮洋葱的生产应选择生态环境优美、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良好的地块,并确保符合GB/T 19630.1-2005《有机产品》的相关标准。

品种选择

应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有机黄皮洋葱品种,这些品种需满足GB 20669-2005《蔬菜》的标准。

栽培技术

  1. 播种:播种前需进行土壤消毒和处理,采用条播或点播,行距30-40厘米,株距10-15厘米。
  2. 田间管理:适时施肥,保持土壤水分,积极防治病虫害。
  3. 采收:洋葱地上部分枯萎后,应及时采收。

病虫害防治

采用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严格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收获、加工、检验和包装

  1. 收获:在适宜的时期采收,避免损害。
  2. 加工:对采收的洋葱进行晾晒、筛选、分级等加工处理。
  3. 检验:按照GB/T 19630.2-2005《有机产品》的要求进行检验。
  4. 包装:包装材料需符合GB/T 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的要求。

规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提高有机黄皮洋葱质量

《DB32/T 840-2005 有机黄皮洋葱生产技术规程》从多个方面对有机黄皮洋葱生产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助于提升其品质。

规范生产过程

本规程对有机黄皮洋葱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合格率。

保障消费者权益

严格执行规程,确保有机黄皮洋葱质量安全,从而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促进产业发展

规范有机黄皮洋葱生产,有利于推动产业健康发展,提升我国有机蔬菜市场的竞争力。

《DB32/T 840-2005 有机黄皮洋葱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有机黄皮洋葱生产的重要技术规范,在实际生产中,应严格执行该规程,以提升有机黄皮洋葱的品质,规范生产过程,保障消费者权益,并推动产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