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DB32/T 954-2006,山药速冻冷藏出口加工技术规程
《DB32/T 954-2006出口山药速冻冷藏加工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为山药出口速冻冷藏加工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技术规范,该规程详细阐述了山药速冻冷藏加工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料选择、预处理、速冻、冷藏、包装等,旨在提高山药出口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规程解读与应用为我国山药产业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山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山药已经成为国内外市场上备受推崇的保健食品,为了提升山药出口产品的质量并降低加工成本,我国制定了《出口山药速冻冷藏加工技术规程》(DB32/T 954-2006),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山药速冻冷藏加工领域的实际应用。
DB32/T 954-2006规程概述
《出口山药速冻冷藏加工技术规程》(DB32/T 954-2006)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山药速冻冷藏加工的行业标准,自2006年起正式实施,该规程对出口山药速冻冷藏加工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基本要求、原料选择、加工工艺、检验方法、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等。
DB32/T 954-2006规程解读
基本要求
规程要求加工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持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认可的生产许可证,配备符合标准的加工设备,确保加工环境清洁卫生,员工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企业还需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符合规程要求。
原料要求
出口山药速冻冷藏加工的原料应选择新鲜、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山药,原料需彻底清洗干净,去除泥土、杂质等,以确保产品质量。
加工工艺
- 预处理:对清洗干净的原料进行去皮、去芽、切片等处理,确保原料新鲜、美观。
- 漂烫:将预处理后的山药在沸水中漂烫2-3分钟,以降低酶活性,防止加工过程中发生褐变。
- 冷却:迅速将漂烫后的山药冷却至室温,以保持营养成分和口感。
- 速冻:将冷却后的山药放入速冻装置中,直至中心温度降至-18℃以下。
- 包装:采用真空包装或气调包装,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保持新鲜。
检验方法
出口山药速冻冷藏加工产品需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等,检验结果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
- 包装:产品包装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产品不受污染。
- :标签应清晰、准确,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保持低温,防止产品融化。
- 储存:产品储存应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光直射。
规程在山药速冻冷藏加工中的应用
- 提高产品质量:规程对原料、加工工艺、检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有助于提高山药速冻冷藏加工产品的质量。
- 降低生产成本:规程中规定的加工工艺、设备选型等要求,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 促进产业标准化:规程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推动山药速冻冷藏加工产业的标准化发展。
- 提升出口竞争力:遵循规程要求,确保出口山药速冻冷藏加工产品质量,有助于提升我国山药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
《出口山药速冻冷藏加工技术规程》(DB32/T 954-2006)为我国山药速冻冷藏加工产业提供了重要依据,企业应认真学习和应用该规程,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业标准化、提升出口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