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979-2006,出口牛蒡生产技术规程——高品质出口牛蒡生产指南

团体标准 601
《DB32/T 979-2006 出口牛蒡生产技术规程》为出口高品质牛蒡提供专业指导,涵盖种植、管理、收获等环节,确保牛蒡品质,助力我国牛蒡出口。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稳步推进,牛蒡这一兼具丰富营养与药用价值的作物,其市场需求逐年攀升,尤其在国内外市场上,对高品质出口牛蒡的需求愈发旺盛,为了规范出口牛蒡的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我国正式颁布了《DB32/T 979-2006 出口牛蒡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剖析该规程的内容与实施关键,旨在为我国出口牛蒡产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DB32/T 979-2006,出口牛蒡生产技术规程——高品质出口牛蒡生产指南,DB32/T 979-2006,出口牛蒡生产技术规程——高品质出口牛蒡生产指南,2,现代化,技术规程,第1张

《DB32/T 979-2006 出口牛蒡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出口牛蒡生产的行业标准,其核心目标在于规范生产流程,保障产品质量,提升我国牛蒡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该规程涵盖了牛蒡从种植、加工、包装、运输到销售的整个产业链。

生产环节

  1. 基地选择:规程强调,必须选择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无病虫害的田地作为种植基地。
  2. 品种选择:应选用性状优良、抗病性强、产量高的牛蒡品种。
  3. 播种方式:采用条播或穴播,播种深度控制在2-3厘米,行距30-40厘米,株距15-20厘米。
  4. 田间管理:强化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灌溉、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

加工环节

  1. 收获时机:在牛蒡成熟时及时收获。
  2. 晾晒处理:将收获的牛蒡晾晒至水分含量低于12%。
  3. 筛选清理:对晾晒后的牛蒡进行筛选,剔除杂质、病粒、破损粒等。
  4. 包装规范:包装材料需符合国家标准。

运输与销售环节

  1. 运输要求:运输过程中保持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
  2. 销售保障:销售前提供质量检验报告,确保产品质量。

实施要点

  1. 强化管理:在生产各环节加强管理,确保产品质量。
  2. 人员培训:对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
  3. 质量检验:建立健全质量检验体系,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规程要求。
  4. 市场互动:加强与市场的沟通与合作,深入了解市场需求,提升我国牛蒡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DB32/T 979-2006 出口牛蒡生产技术规程》为我国出口牛蒡产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通过严格执行该规程,我们有望提升产品质量,增强我国牛蒡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从而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